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如果说,东华门时代的“总公司”基本上是处在1950年代末期到1960年代,那么,和平门时代的到来应当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198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作为集邮者,当听到“总公司”搬到了和平门,且与中国邮票博物馆在同一栋楼中,那里顿时成了集邮者心向神往的“乐园”。那时,我的新中国邮票的预订,以及首日封等集邮品的预订和购买,都在和平门这个宽敞的门市部中。东华门时代的几位面孔熟悉的售票员不在了,估计已经退休了。我留存了一份大约在1985年以“中国集邮总公司”名义出版邮票价格表,上面已经有了“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出售,价格为465元(图5)。
图5
在和平门,我们迎来的是一个集邮活动全面恢复的时期。不仅销售的邮票邮品有了丰富多彩的品类,特别是“总公司出品”的邮品,已经成为一个权威的象征。比如,集邮者购买首日封,都要弄清楚是“总公司”出的,还是“分公司”出的。“分公司”的称谓是指北京市乃至全国各省级集邮公司的出品。往往“总公司出品”的邮品更受人们的追捧和青睐。那时,我已经有了“分公司”在1980年出品的金猴首日封,但我一直心仪的,却是得到“总公司出品”的那个“一团火”图案的猴票首日封。在集邮者的心目中,“总公司出品”就是一个高质量有价值的权威标志。
和平门时代的“总公司”,还经常举办各类集邮活动,如邮票展览、发行仪式等。我的专题邮集曾参加了海峡两岸集邮家集邮展览,这个仪式就在和平门的“总公司”营业厅举行。记得,在一楼环形楼梯下不大的地方,就简单的举行过不少的活动和仪式。小小空间透出的是温馨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图6
“总公司”的和平门时代,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集邮市场在这个形势下也开放了。那时还成立了“中国集邮总公司服务公司”,并设立了“邮票信托部”。在一本1993年的“信托部”目录上(图6),“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标价是7200元。而在我保存的另一本“总公司”的邮票价目表中,这枚小型张在1995年的价格是13000元(图7)。
图7
在“总公司”的和平门时代,集邮市场正逐步开放。和平门“总公司”楼外的马路上,已经聚起了自发的邮票市场。那里有中外邮票邮品的销售和交换,但还是以货币交易的购买为主。许多集邮者在这里拾遗补缺。也有一些人从马路市场开始了邮票交易生意的“开张”,那里不乏一些后来在邮票经营上成功的“佼佼者”。记得,我的许多中外邮票和邮品,就是在和平门“总公司”门外的邮市上获得的。那时候和平门对于集邮者的强大吸引力,不仅在于“总公司”本身,还来自于这些刚刚兴起的集邮市场,从那时起,集邮者心目中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和词语,那就是:邮市。(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