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 买鱼头被拒绝
又是一个周末。我卸下一周的烦恼和疲惫,第一次来到了街区附近的鱼市, 去体验海洋赋予巴西的丰衣足食。 来到这里,我充分地感受到了大西洋对巴西这块乐土的眷顾,琳琅满目的海产品使我惊喜不断。其中最为抢眼的莫过于那条一米多长的三文鱼,那样的肥硕,让人不禁为它的鲜美垂涎。还有那肥大的马哈鱼、15厘米长的大西洋对虾……
鱼不仅营养美味,在中国还有“年年有余(鱼)”的吉祥含义。因此, 以食鱼来感念巴西充斥了我的初始欲望。
逛了一圈, 我选择了一个生意较为火爆的摊位,通过简单的手势交流, 外加计算器划价,我拿到了一磅的三文鱼。 说来奇怪,巴西人卖鱼与中国人卖肉是一样的,鱼贩先将鱼头剁下来,清理干净内脏、鱼骨等,只向顾客推荐鱼肉。起初, 我认为巴西人是珍惜鱼头的,想要将其带回自己的家中调理。但是之后的事情让我发现,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而且是大错特错,因为他们并不是珍藏而是恰恰相反。巴西人并不认为鱼头可以作为食材,并且会将鱼颈部分大量的鱼肉一同弃之, 或者送给宠物佐餐。
天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浪费! 在我国一些地区,一颗这样的鱼头要比上等的鱼肉还要昂贵,况且鱼头部分的肉质独特,熬出来的汤味道异常鲜美。巴西人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思及此处,自然想起了臭豆腐的风波, 让巴西人误解了中华的舌尖文化。看来想要得到房东伊莎贝尔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同,就要靠此一举了。我计上心头, 准备请房东品鉴一下中国舌尖特色,十全大补鱼头汤!
那么首先是需要我带个鱼头回去喽!我向鱼贩指着孤零零躺在木桶中的鱼头,表示我要买它。但是鱼贩看了看鱼头,再看看我,摇头表示拒绝,口中念念有词。语言的不通,让我实在不理解,这是不愿卖给我,还是想跟我要高价呢?
正当我跟鱼贩两人对峙时,一位热心的巴西人用英语向我翻译:“鱼贩已经明白你想买鱼头了,摇头是说他不能卖。” 我掏出钱包示意“我带钱了,愿意出高价购买”。经过三方不断地交流,最终真相大白。 原来,鱼头被巴西人视作垃圾,一般这种“垃圾”的处理方法都是带回去喂猫,随意扔掉的话,甚至会遭到卫生部门的罚款。不过,巴西的鱼贩也是爽朗之人,了解到我的用意后,迅速将鱼头打包好,然后免费送给我。天呐,在香港这样一公斤的优质鱼头至少要100元,巴西真是充满惊喜的国家!最后,我还是坚持象征性地给了鱼贩一元巴币表示感谢。
我带着鱼头, 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一道完美的鱼汤,给巴西人露一手,挽回油炸臭豆腐的“坏”名声, 弘扬我中华料理,让他们南美人士羡慕去吧!”
2. 鱼头汤的烦恼
趁着伊莎贝尔去教堂未归,我兴高采烈地开始了秘密行动。哼着欢快的小调,三下五除二地将鱼头处理干净,切番茄、姜片、葱段一气呵成。待油锅微热后,将辅料倒入锅中翻炒出香味,加入热水,水开后倒入清洁的鱼头。盖盖儿,调小火,等待鱼头汤的诞生。大概一小时后,鱼汤的香味已经散发出来并慢慢充盈到屋子的各个角落,可谓味香四溢啊!
既然巴西人视鱼头为无物,那就跟伊莎贝尔卖个关子吧!我细致的将汤中的鱼骨用漏勺捞出来装碗中,并藏到了冰箱里。
傍晚时分,房东归来。鱼汤的香味轻而易举引起了她的注意,于是我热情地邀她一同品尝。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她欣然接受了。恐怕她自己都没有想到:她向口中送入那么一小勺的鱼汤后竟会停不下来!看到伊莎贝尔被鱼汤征服、一勺勺把汤送入口中的样子,听到她对鱼汤的高度赞美,我认为自己真的成功了,不禁得意忘形起来。我掩饰着内心激动,终于为中华饮食挽回了面子。
那么原材料是什么呢?我一脸神秘,让她猜测。当我将藏在冰箱中的鱼头端到她的面前时,她却顿时变了脸色,不断地指责我将“垃圾”放进冰箱中。无论我如何解释,她仍然坚持不要鱼头,又一次将我的“秘密武器”扔进了楼外面的垃圾箱中。我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的房间,独自哀叹, 真的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伊莎贝尔有点洁癖。”保罗的提醒又回响在脑中,看来要有所改变并不容易。既然我不能改变巴西,那就让我形变自己来慢慢适应巴西。不过,这一次中华饮食表演还是有进步的,起码我的鱼汤留了下来,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胜利。鱼头汤尚未普及,同志仍需努力啊!
后来得知,巴西人一般不吃鱼头,他们将头/尾/内脏全部弃之当垃圾。直到N年后,我再次回到巴西,在超市里,我终于见到了有鱼头出售。面对此情此景,保罗笑着说,“你曾经如此执着地宣传鱼头美味,使得巴西人慢慢认可了这一价值观。 感谢你的坚持,也感谢中国食文化给我们的恩赐,你是无愧的推行巴西鱼头美食的先行者。” 接着,停顿一会儿, 他补充说: “面对食用鱼头这一新生事物,起初我们认为中国人非常可笑,现在则认为我们巴西人可笑。”
“其实, 文化误读让我们大家彼此觉得可笑。 只有接纳让我们一起会心微笑, 这就是全球化文化的相容过程吧。” 我感慨万分,无比欣慰,算是巴西人给我们中国“食鱼头”平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