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电话卡发展20年(黄以琳)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4/8/13 22:11:00
1,概 述
电话卡的收藏关系到电话通信的发明与发展,关系到公用电话的产生与演变。因此,本节将简单明了先说明这两方面的发展背景。
据考证,在贝尔发明电话之前的1861年德国的法兰克福综合大学当助教的荷兰青年菲利普. 赖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并在一次科学家集会上当众传送了一曲旋律。
而据历史记载,1875年6月,美国科学家贝尔与他的肋手受偶然事故启发,也研制出了电话装置,于1876年2月14日,美国的另一科学家格雷,到美国专利局要求一年内停止批发关于电话机的专利,并提出三个月之内来申请这一专利。然而,正是这一天早几小时,贝尔已经申请过电话发明专利。1876年3月10日,贝尔用自己发明的电话装置传送了一句完整的话:“沃森先生,我需要你,请到这里来” 。从此,贝尔发明了电话便成了历史佳话。
世界上第一个公用电话专利获得是1889年8月13日,美国的格雷,申请了投币式公用电话专利权。一直延续到1977年,比利时最先采用光学公用电话卡,
1977年意大利也最先采用了公用电话磁卡。这种接触式公用电话卡,采取预先付费用购后消费的办法,大大方便了打长途电话和国际电话的用户,免去了投币的烦恼。从此,卡式公用电话在全世界推陈出新,品种越来越多并延续到今天。
电话卡的收藏风靡世界。卡式公用电话使用的电话卡片(预先付费卡),由于设计精美、发行的权威(如邮票)、标准统一性,刚一发行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收藏。在短短20年间,电话卡的收藏活动从欧洲带动了亚洲,尤其是日本的收藏为最早、收藏人数最多。
在欧洲,自本世纪80年代初,法国人凭借高科技的优势率先推出电话卡式公共电话卡以来,这种又叫做电话磁卡、储值电话卡的东西就洋溢着浓郁的民族色彩,艺术家们充分利用这一方寸天地展现自己民族的文化。
在英国,英国电讯1989年发行的4英镑一张的电话卡到1991年已增值1200英镑,价格还在涨。英国《独立报》说,去年10月,一个收集者用5万美元买了一枚台湾第张电话卡。
在亚洲,日本于1982年开始发行电话卡,至今兴盛不衰。据90年4月吉本斯公司统计,日本电话卡发行己廷2万5千种,其设计除风景及商业广告外,尚有众多的纪念卡、民俗节日卡、武士乐伎卡、博物馆藏画系列卡等,均充满着迷人的东洋味,日本也因此享有“电话卡王国” 之盛誉。
在台湾,电话卡的设计有时成了一种灌输东方价值观念的宣传工具,诸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感恩系列等,节日之际,卡上还印上“如果无法共度佳节,打通电话报平安” 。
在新加坡的风貌卡,国花卡,以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精美的刺绣、塑像为题材的香港电话卡,如圣诞礼物般的英国电话卡,它们都给人以一种自然美、艺术美及亲情美的享受,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世界各国的政治、历史、名胜、文化和风土人情,使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又得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收藏电话卡就是这样成为当今最新奇的爱好之一。这项活动从70年代中期第一张卡,那时电讯事业为方便客户而尝试性地首次发行有价电话卡出现,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容户户不用满袋子上**或代用币去打电话,而只凭一张人磁卡行事,方便得很。电话公司也发现电话卡便利而且能增加他们的业务,最重要的是可以预先获得客户几周后才打的电话费用。到80年代末,至少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电话卡。于是收藏电话卡便蔚然成风。先前电话卡设计平平,多为鲜花、风景、艺术作品图案,现在印刷精美且内容多与体育比赛等重大事件相关,收藏纪念意义颇大。
中国上海、深圳的电话卡极带民族地方色彩。新卡发行数量相对较少,有时甚至只有50张,目标直接对准收藏者。
南朝鲜就曾为奥运会发行纪念电话卡,香港为香港科技大学成立发行专门电话卡,数量也不多。有的电话卡还用来做广告,或者作与推销馈赠品。
收藏者信息很灵,他们会毫不迟疑地买下新发行的一年内就可成为卖方市场的电话卡。现在国际上普遍看好中国电话卡市场,据有名的《希思库克电话卡目录》1990年版称,1988年上海试发行的价值人民币25元、60元、100元人民币的电话卡竞高达720至1350美元一枚。
2楼
cjiyou 发表于:2014/8/13 22:11:00
2,中国磁卡电话卡的试验和发展
中国第一卡“绿箭卡”
深圳
世界电话卡开始大发展时,许多外商也看好中国大市场,开始参与中国电话卡市场竞争。1985年5月,深圳与香港电讯公司以股份制形式组建了现在的深大电讯公司,引进瑞士AUTELCA(亚斯康)话机并发行了中国第一批电话卡在深圳试用,全套3枚面值87元,这就是卡坛上有中国第一卡之称的绿箭卡,它揭开了中国卡片式公用电话的新纪元
广东
广东率先掀起电话卡热潮1985年,广州电信局派代表团去日本田村磁卡公司考察,并通过香港黄浦公司签订引进30台日本田村(TAMVRA)卡机的意向书,1987年8月广州电信局引进400台田村卡机,并发行一组十二套48枚磁卡,每套同图,面值10元、20元、50元、100元。两年后,即1989年,深圳又改用英国GPT卡机系统,正式开通并发行一套电话卡“深圳十景”。在这二年时间,广州发行了30万枚田村卡,全部在日本印制,共计65个品种广州第二批广告卡及风光卡也是在国外印刷的,无编号。广州第三批卡开始自己引进制作卡片设备,自己编号印制,卡基从日本购入。
上海
电话卡引进在沿海城市兴起在广东、深圳引进电话卡机的同一时间里,有四家外商也看好上海市场,纷纷要求在上海试用和赠送卡机、卡片。英国GPT公司在深圳试验的同时也开始进入上海,1988年2月GPT在上海试用一套3枚天蓝色衬底,主图为红听筒的试机卡,并从国外引入的数百枚红听筒试用电话卡,这就是著名的“红听筒”电话卡。据上海邮电管理局何国廉先生介绍,红听筒正面都是1000单位,面值为100元,经管理局授权分别以黄色油墨印上Y25、Y60、Y100。其中25元和60元两种与面上的储值不同被修改为相应面值。但右上角原印1000单位被保留下来,这些卡曾经放在营业厅出售过。1988年上海,又有日本田村卡机在试用,几部卡机放在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内部,外商还赠送1000枚印有熊猫图案的电话卡(面值10元),专供工作人员试用。这种卡带进中国之前末经同意,就被印上上海邮电管理局字样,没有公开出售过,仍属试机卡。上海的正式开通卡是黑白电话卡,一套三枚,再版二次,有三种版别。同一时间,上海还有亚斯康卡机在试用,发行一套三枚,黑白电话卡面值185元。
北京
1989年,北京引进日本田村卡机、由日本制作并开通第一套电话卡(故宫10元、熊猫10元、长城20元、双兔50元、颐和园50元,盘龙100元共六枚。
福州
在沿海开放城市较早出现的还有1989年2月福州开通的日本田村卡机并发行的一套三枚电话卡;1989年9月厦门开通田村卡机并发行一套三枚电话卡;1989年6月佛山开通田村卡机发行一套三枚面值170元电话卡(不足100张);
大连
1989年9月大连也开通日本田村卡机发行多枚广告卡(黄卡16枚、祝贺开通广告卡9枚)。至此,中国沿海开放的主要城市率先揭开了卡片式公用电话的序幕,掀起了中国广大地区全面引进卡片式公用电话的热潮。一枚枚、一批批印制精美的地方电话卡给收藏电话卡者带来了生机。
3楼
cjiyou 发表于:2014/8/13 22:12:00
3,中国电话卡发行步入全面发展阶段
全国卡式公用电话机自1993年全国各地全面发展起,先是田村卡式电话机在全国全面普及,到1993年止,全国磁卡电话机已经在31个省市安装,从1995年起,中国电信要求各省市发行的地方电话磁卡停止发行,由中国电信统一印刷发行各地销售,实现了一卡通全国的电话磁卡,一直延续到2001年1月,中国电信在发行最后7枚生肖电话磁卡后停止发行了磁,改为全国通用的IC电话卡。于2001年12月1日到2002年3月31日回收己经发行的电话磁卡,并决定在2002年12月31日以后拆除全国磁卡机,磁卡在全国停止流通和使用。
中国公用电话数量统计(不完全统计)
年 度 公用电话数量(万户) 磁卡电话机 IC卡机
1990年底 4.6万 不足1000台 0
1992年前: 8.4万 10000 0
1992-1993 15.8万 25000 0
1994年底 38.6万 30000 0
1995年底 84.7万 40000 试验
1996年底 136万 4.6万部 1.8万
1998年底 1600万 80000 20000
2000年底 240万 2一万 80万
中国电话卡“品种百花齐放” 时期
1985年深圳引进第一部卡式公用电话机收来到2001年12月31日止,全国公用电话卡的业务进入百花齐放时期,出现了两种公用电话卡的型式:
一是接触式(联机式)电话卡包括:早期引进的日本田村电话磁卡、1991年天津磁卡生产电话磁卡、1988年上海引进英国GPT试验用的电话磁卡、1985年深圳引进瑞士亚斯康电话磁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引进韩国技术的MTK电话磁卡、1993年由北京邮电学院研究制作的“太科” 电话磁卡、1995年6月,山西太原市引进的巴西技术的ID电话磁卡、1995年引进的IC电话卡等。
二是非接触式(非联机)电话卡包括:
1993年10月11日中国电信发行了第一枚全国通用的200电话卡,1993年12月,广州市是我国最早发行的200电话卡,200电话卡为黑色图案,标志着我国智能电话卡业务首次在中国使用,之后,全国22个省市都发行了200电话卡, 1996年1月南京市电信发行的998电话卡(类似200卡);
1995年中国电信发行了第一套黄河IC电话卡在13个省市试验业务,之后全国全面普及,IC卡机发展到40万台。
1997年1月1日,中国电信发行了第一枚300电话卡业务,开始仅在几个大城市使用:
1997年8月,中国天津市电信公司发行了第一套3枚,专门为学院使用的智能201校园电话卡,之后武汉在校园201卡上大作文章,拓展了许多系列卡,全国各省市也在1998年以后相继推开201校园卡(如、福建983卡、成都202卡、绵阳208卡、辽宁206卡、浙江义鸟511卡、苏州588卡、江西和徐州301卡、镇江、南通998卡等等),他们区别在入网号码,但仍然属于201校园卡之列,到了2001年这些校园卡专用的电话卡已走出校园,变成了本市、本省的地方200卡,扩大了使用范围,卡面题材多以本地特色的风光名胜、民俗民风、地方工艺等,为集卡爱好者提十分丰富的收藏题材,百花争艳的电话卡品种,对繁荣集卡文化促进电话卡收藏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9年5月10日,中国部分城市试验开通了IP电话卡业务,但仍然采用传统的传输方式,此时,中国联通、中国吉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也相继介入IP电话卡业务:
4楼
cjiyou 发表于:2014/8/13 22:12:00
4,电话卡文化收藏活动
中国集卡媒体报道,中国电话磁卡收藏活动的传播,邮电部机关报《人民邮电报》首先在报上发表了文章。对全国收藏电话卡起到了引导作用,据记载有以下几个重要文章可供参考:
91年9月3日《人民邮电报》以“电话卡-电信公司的又一财源” 为题报道,这是邮电部官方最早宣传电话卡收藏的依据。
在日本的畅销商品中,恐怕没有一种商品能超过用来替**支付电话费的电话卡。日本电信公司(简称NTT)1982年开始发行电话卡。这个成本仅有目前,世界上己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推广使用电话卡,不少国家和地区电信公司因发行电话卡,不仅为本公司带来财源,而且还借此推动了收集热。
160日元(约人民币4元),宽不过6厘米的卡片,一经问世便像一股旋风风靡日本,成为人们的必携之物。1983年日本电话卡销售量为900万张,到1998年己达5000万张,价值300亿日元。区区电话卡,何以会流行不衰呢?
首先归功于NTT在经营中的文化意。NTT公司在最初创作电话卡时,并没有将其作名简单商品设计,而是欲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公司以重金聘请名人设计出第一批系列电话卡,其中尤为“喜、乐、音、诗” 四种电话卡的设计图案独具风格。据了解,这几个字的设计费用高过400万日元,真可谓一字千金。精心设计的电话卡上市后,很快被抢购一空。
根据人们预料,电话卡将同邮票一样具有收集价值。NTT得知后,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决定在推出普通电话卡后再发行一批纪念卡。这一决定吊起了日本成千上万电话卡收集爱好者的胃口。仅有500日元售价的电话卡如稀世邮品,一时间身价百倍,有的被哄抬五、六万日元。如果人们最初购买电话卡是出于好奇,那么现在则是用于收藏。电话卡正如NTT最初预料的那样,果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根据统计,日本现有50多家“电话卡爱好者协会” ,有许多处电话卡交易市场,有关论述电话卡图案设计的论文和报告也是层出不穷。
以后,NTT又借用邮票发行的经验,陆续推出系列版电话卡,如“明星系列” 、“万国博览会系列” 等等。每推出一种系列版,都刮起一股抢购风。1987年,NTT推出“定做电话卡” ,不仅增加了电话卡的稀有度,也满足了用户不同的需要。电话卡已成为电信消费中的宠物,它所产生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了邮票。
电话卡的发行不仅推动了收藏热,也开辟了NTT的财源,可谓一举两得。
无独有偶,在法国,继日本率先掀起收集电话卡热后,法国电信公司也发行了八张一套的17.4万法朗(合2.79万美元),成为人们争相收集的“珍品” 。在法国,在这股方兴未艾的收藏热的推动下,有关电话卡的专业杂志、俱乐部、交易会、销售商店和拍卖市场也应远而生。有人认为收集电话卡将成为仅次于集邮的国际性业余爱好。
国外电话卡收集热也给我们带自启示:邮电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邮电市场的开拓一方面要挖掘潜力,另一方面也要开发新业务。在新业务的开发中,经营者的文化意识不可忽视,业务宣传、经营手段要讲求艺术性。设计精美、制作讲究的业务宣传品不仅玄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而且也可以使企业受益。
1991年12月14日《人民邮电报》以“方寸磁卡 斯为绝妙” 发表。
自本世纪80年代法国人凭借高科技的优势率先推出电话卡式公共电话卡以来,这种又叫做电话磁卡、储值电话卡的东西就洋溢着浓郁的民族色彩,艺术家们充分利用这一方寸天地展现自己民族的文化。
日本于1982年开始发行电话卡,至今兴盛不衰。据90年4月吉本斯公司统计,日本电话卡发行己廷2万5千种,其设计除风景及商业广告外,尚有众多的纪念卡、民俗节日卡、武士乐伎卡、博物馆藏画系列卡等,均充满着迷人的东洋味,日本也因此享有“电话卡王国” 之盛誉。
在台湾,电话卡的设计有时成了一种灌输东方价值观念的宣传工具,诸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感恩系列等,节日之际,卡上还印上“如果无法共度佳节,打通电话报平安” 。
其它如新加坡的风貌卡,国花卡,以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精美的刺绣、塑像为题材的香港电话卡,如圣诞礼物般的英国电话卡,它们都给人以一种自然美、艺术美及亲情美的享受,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世界各国的政治、历史、名胜、文化和风土人情,使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又得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中国电话卡收藏活动也就开始活跃起来了。
5楼
cjiyou 发表于:2014/8/13 22:13:00
5,民间集卡组织
我国早期集卡者是松散的、自发的民间的集邮者转入集卡,随着国内各地方电话卡发行量增多,要求收藏电话卡的人越来越多,建立集卡组织已成为事物发展的必然。
1992年2月,中国第一个民间集卡组织上海《磁卡爱好者联谊会》首先在上海,成立, 1992年12月,由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哈尔滨等城市的电话卡收藏38名爱好者组建了“磁卡爱好者联谊会” 筹备会。》《磁卡爱好者联谊会》筹备小组名单;深圳-冼少华 广州-任远华 杭州-林仁光 上海-桑万里 上海-杨承宏.上海-何国廉 深圳-冼少华 广州-任远华 杭州-林仁光 上海-桑万里 上海-杨承宏 哈尔滨-刘筑禅《磁卡爱好者联谊会》会员:甘风桐、郑东、刘志环、会礼、文甲、陈加健、蔡钒、秀民、卓天霖、侯虎岭、宋庆忠、胡晓明、付银根、宋慧曾、曹敬才、梁狄、陈朝阳、陶安强、甘庆源、钟鸣、何宏、吴平、陈煜东、杨俊源、王政、邓岗、李茂长、王传发、魏雷、徐伟(共计38名),联谊会成立通告:
6楼
cjiyou 发表于:2014/8/13 22:13:00
……(第五部分电脑显示“不合规矩未能完整转全)
6,电话卡文化的研究
电话卡收藏离不开舆论的宣传,离不开对电话卡收藏文化的研究和电话卡知识性的探讨,这就要有许多有关电话卡刊、卡报和集卡书籍的出现。
1993年6月,天津华电公司出版发行我国第一本彩色精装、全面系统介绍中国电话卡图谱,收录360余款电话卡图。
1994年厦门林子鸣先生个人发行第一个《中国电话卡目录》16开11页;
1994年9月,深圳邹家健编著的《中国电话卡收藏指南》一书,32开56页, 海天出版社出版。
1995年7月,北京王建国编著《中国电话磁卡目录》由邮电出版社出版。
1996年6月广州吕建安编著《中国电话卡目录》收集2530枚
1996年10月, 成都黄以琳编著的中国第一本纯集卡理论书籍《电话卡收藏入门》一书出版发行,印数3500册,全部售完。
1997年11月,南京李茂长、许佳君编著《中国邮币卡投资技巧》纯理论书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7年10月,朱勇坤编著《邮币卡鉴赏与投资》出版,49万字,印量1万册
1999年1月,丁临渊主编,丁昌等撰文《邮币卡投资手册》出版,100万字,印量4000册。
1999年9月,张小玲主编《邮币卡集藏知识200问》出版,13万字,6000册。
2000年1月,上海何国廉、南京李茂长编著《电话卡收藏与投资技巧》出版,全书284000字,印量5100册。
2001年3月,陈华棣、林凌主编《中国电话卡图录-手机卡大全》出版,印量2000册。
2001年11月,赵力成编著《中国电话卡图录》出版,印量4000册。
2002年1月,李茂长编著《电话卡投资谋略》出版,图文并茂,145千字,印量5100册。
l 2003-2006
这些对电话卡收藏的理论书籍和收藏电话卡图录的工具书籍先后出版发行,标志着中国电话卡收藏与研究的深度程度,在短短十年间有如此丰富的研究成果出现,令人高兴。而这些卡刊卡报和集卡书籍的相继出现,从正面引导中国式的集卡走上正轨,促进了集卡队伍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活跃了全国集卡市场。
7楼
cjiyou 发表于:2014/8/13 22:13:00
7,电话卡文化的展览
电话卡展览会是从集邮展览移植过来,通过举办电话卡展览:一是可以互相观摩展品的制作,拓展集卡思路。二是举办卡展云集全国各省市邮电系统发卡单位参与,达到交流各省地方卡的目的。三是举办卡展为各地卡商提供充足卡源,促进电话卡销售。四是电话卡展览,可推动当地人民群众参观卡展,激发集卡热情,扩大集卡队伍。五是从卡展拍卖中可以收集到国内外珍卡、罕卡。由于卡展对推动集卡活动意义深远,中国卡展的规模越来越大, 方式越灵活,效果也越好,是外国所没有,也是中国集卡活动一大特色。
1992年7月16日,南京举办全国首次电话卡大交流。来自全国邮电系统的几十个代表聚集一堂,交流电话卡发行经验,交换各省发行地方电话卡,品种达210种,交换量达500万元。
1993年10月,成都成立集卡协会时举办第一卡展,只有300多枚电话卡,用十分简易的三层板做展板,十分引人注意。
1994年5月27日,“中国电话卡香港展94”在香港举行。共展出我国大陆30个省市(区)不同时期发行的近千款电话卡,参观人数达2000人,并由广东、福建、浙江、广西、甘肃、西藏联合发行一套六枚纪念卡,每枚都具有代表性风光和穿着民族服装少女图电话卡。
1994年6月20日,成都举办首电话卡展、销展品1000多枚、200个品种
1994年6月28日在南昌举办中国首届国际电话卡展,并发行一枚纪念卡面值50元。有30个省市发卡单位、卡协会成员参展,200多名出席开幕式。卡展有1300枚展品,其中国外卡400多枚,并进行卡品交换活动。有81项珍卡参加拍卖,成交29项,成交率为35.8%,成交额为25970元。
1994年10月,福州举办卡展,吸引众多卡友、卡商加入卡协,会员达到1200名。1995年10月福州卡协举办全国第一次专题卡展览会。
1995年7月2日南昌民间电话卡交流会,交易额80万元。
1995年12月30日,上海举办民间磁卡交易会,共有200多名卡友、卡商参加,这次交易会的特点是,地方发行早期卡走俏,近期卡受冷遇,小盘卡成交量惊人,大众化旧卡受欢迎。
1996年3月30日,福建福清市邮电局出资、中华民间集卡协会筹委会主办中国第一次 96福清国际竞赛级卡展,展品达4800枚,共20部卡集。发行卡展纪念卡FCK87.88两枚,其中一枚为**题字“不是特区的特区”。卡展举办一次珍品电话卡拍卖,成交25项,成交额23150元。卡展期间所交易卡品:早期卡继续呈跳跃上升,地方近期卡也出现“黑马狂奔”态势。
1996年7月5日,深圳卡协举办中国国际卡展,共200个展框,58部卡集,100多名代表出席卡展。此次发行了一枚卡展纪念卡,香港回归纪念卡三枚,面值155元,受到海内外卡友青睐。
1996年9月,在厦门举办陈存明私人出资的电话卡展览。共39部卡集,5000枚卡品(1000个贴片),出席会议代表120名。卡品拍卖54项参拍,成交22项,成交率50%,成交额102080元。
1996年10月26日,成都卡协举办全国性卡展,出席卡展的有邮电系统56个单位180多名代表,民间卡友卡商130名,总人数超过320名。参展卡集共66部集,卡品6825枚,1500多个贴片。参加拍卖卡品58项,成交41项,成交率71%,成交额166370元,都是全国历届卡展之冠。同时还举办中国首届集卡文化学术交流和研讨会,共收到30篇论文。参加卡品交流、交易额超过300多万元。这次卡展,地方电话卡全部被买断,统卡无人收购问津,大连早期卡一枚以8万元被买断,成为卡市买卖的一笔天文数字。
1996年10月苏州市民俗博物馆举办苏州首届电话卡展(金秋卡展),规模不大但有不少外地卡友前来祝贺,南京卡友派了一代表团近十人同苏州卡迷交流卡识。
中国的电话卡展览自1996年大幅度提升之后,影响了全国性的电话卡收藏热潮,形成了自下而上成立集卡协会的新潮流,省市地集卡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建立。以电信公司的主要领导担任会长,由电信公司牵头并出资举办大小规模的各种形式的电话卡展览,引起了地方政府的广泛重视,在卡展同时举行大型的剪彩仪式,吸引当地媒体的现场报宣传,推动了具有中国式的电话卡收藏活动向纵深发展。(详见附录:)
中国各省市举办集卡展览1993-7—1999-12(总目)
1,1993年7月15日香港国际电话卡巡回展(成都卡协参展)
2,1994年9月香港国际电话卡展览(成都卡协参展)
3,1995年12月15日香港第一届国际卡展(成都卡协参展)
4,1994年台北市举电话卡友交流会
5,1994年3月江西南昌举办全国首届电话卡展
6,1994年10月15日成都举办首届卡展,展品2000多枚
7,1995年1月江西举办民间卡品收藏交流会
1996年
8,1996年3月福建福清市竞赛级卡展,展品60框
9,1996年7月5日深圳卡协举办卡展,展品 框
10,1996年10月厦门陈存明个人出资举办全国卡展,展品100框
11,1996年10月26日成都卡协举办全国大型卡展,展品285框
1997年
12,1997年1月11日苏州民间集卡协会举办“新春展” 展品10框
13,1997年5月31日福州卡协举办“迎回归,盼统一” 卡展,展品121框
14,1997年8月大连市举办卡展,展品50框
15,1997年6月6日深圳卡协举办“迎回归”卡展,展品145框
16,1997年10月10日杭州卡协举办电话卡精品展,展品 框
17,1997年10月18日广东省卡协举办“电话卡博览会” ,展品218框
18,1997年11月4日上海忆德邮币卡市场举办收藏品展,展品50框
19,1997年8月2日福建平潭举办电话卡夏令营展,展品 框
20,1997年12月6日广州市电信局举办电话卡珍藏博览会,展品118框
1998年
21,1998年2月厦门市电信局卡协成立,卡展展品236框
22,1998年4月海南省收藏品博览会,卡展展品 框
23,1998年4月28日深圳卡协举办会员收藏品展览,展品60框
24, 1998年5月16日福州建城2200年专题卡展,展品120框
25,1998年5月17日武汉市卡协举办国际卡展,展品292框
26,1998年5月17日乌鲁木齐卡协举办首届电话卡展,展品1328枚
27,1998年6月28日黑龙江省卡协成立举办卡展,展品51框3000枚
28,1998年7月7日安徽芜湖市卡协举办卡展,展品 框
29,1998年7月8日兰州市举办民间收藏展,卡品 枚
30,1998年7月上海举办集卡博览会,展品 框
31,1998年8月25日黑龙江省卡协在牡丹江举办卡展,展品 框
32,1998年9月18日黑龙江省卡协在黑河市举办卡展,展品 框
33,1998年10月7日浙江省乐清市举办首届卡展,展品50框
34,1998年10月7日福建省三明市举办卡展,展品52框
35,1998年10月31日广州市电信局成立200卡卡协,展品60框
36,1998年11月13日福州市卡协举办SIM卡卡展,展品568枚
37,1998年1月15日广州吕建安在上海举办个人卡展,展品30框
1999年
38,1999年1月15日福建省龙岩卡协举办卡展,展品80框
39,1999年1月1日广东省卡协举办首届个人卡展,展品120框
40,1999年1月30日福建省莆田卡协举办卡展,展品 框
41,1999年5月17日福建省永安卡展,展品10框
42,1999年6月 日福建省三明市卡协举办卡展,展品90框
43,1999年6月12日桂林全国电话卡展览,展品228框
44,1999年10月27日石家庄市卡展,展品150框
45,1999年10月5日深圳市卡协举办“科技之光” 电话卡展览,展品94框,吴基传部长参观卡展,答记者问。
46,1999年11月6日福州举办首届一框展,展品35框
47,1999年11月20日广东珠海举办“迎澳门回归” 卡展,展品60框
48,1999年12月9日福州海峡俱乐部举办“农大校园” 巡回展,展品40框
49,1999年12月11日福州举办“迎澳门回归” 卡展,展品40框
50,1999年12月23日福州举办“妈祖文化” 卡展,展品 框
51,1999年12月30日福州倪齐好举办个人“收藏” 展,展品28框
2000年
2000福州首届开放类电话卡展览目录62框
2000福州首届一框卡展览42部作品
2000福州倪齐好个人电话卡展28框 1690枚
2000福建南平第三届集卡展览目录64框
2000福建省妈祖文化电话卡展览目录35框
2000福建首届移动电话卡. 机展览69框
2000江苏省首届电话卡展览目录(常州举行) 200框 8185枚
2000千禧新春连云港电话卡展览80框
2000厦门移动通信卡. 机展览135框
2000中国德州首届电话卡展览242框14748枚
2001年
2001德州第二届电话卡展览170框
2001江苏邮、卡展览120框
2001杨鸣电话卡专题展50框
2001首届中国青岛电信专题卡展览96框
2001 河北科大举办迎新生卡展50框2500枚
2001-石家庄市“天河首届充值卡展36框
2002年
2002年8日8日泉州与港澳台联合电话卡展,即“数字泉州”卡展。282框。37部卡集。
2002年8日中旬景德镇通讯学会在景德镇市举办巡回卡展,19框展品
2002年9日中旬在高等专科学校举办巡回卡展19框展品
2002年9日下旬在陶瓷学院举办巡回卡展19框展品
2002年9月21日-22日福州电信公司举办《中秋节邮、卡联展》,50框卡展。
2002年9月21日-22日福建省二建公司举办《企业之光》收藏展,李振城卡参展。
2002年10日10日在市中心休闲广场举办巡回卡展19框展品(展品有十六大、通信史、收藏电话卡方法)共3000多人观看巡回卡展
2002年11月23日至25日福州陈华棣在鼓山文武足球学校举办第三届个人卡展,300框电话卡。
2002年11月19日至20日南平卡协举办共67框,17部卡集,先后在建阳、顺昌、光泽举办巡回卡展。
2002年11月25日成都黄以琳-宣传十六大个人卡展-14框-峨嵋
2002年12月广西-----卡展
2003年
2004-年
1. 2004-年初-龙岩学院(筹)学生社团联合会集卡协会成立, 并在龙岩一中学举办卡展
2. 2004-1-4-网上手机拍卖-32项拍品,成交26项,流标6项,成率交为81%。成交额为3487 元
3. 2004-3-5-郑州卡友举办第二届集卡交流会
4. 2004-3-1- 25-《中国集卡网》卡品拍卖成交价拍卖总体评价成交活跃
5. 2004-4-24-25-第2届广州电话卡交流会及部分卡品拍卖会
6. 2004-5-16-在西安国美邮市举办电话卡交流会。
7. 2004-5-25-陈华棣个人电话卡藏品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巡回展展出260个展框,共计一万六千余枚
8. 2004-5-17-连云港市电信分公司大楼竣工庆典活动之一,举办专题电话卡展览,共展出19个专题700多贴片,
9. 2004-5-17-首届“卡友联谊会”的成立大会胜利召开,在卢工外面茶社举办,会长”由“九州投资收藏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先生担任。王兰州担任副会长。
秘书长由“中国集卡网的站长”吴昊担任,副秘书长辜培荣。顾问“中国集币在线”首席执行官 殷敏先生。首届“卡友联谊会”的成员:李先生 王兰州 吴昊 辜培荣 霍岩林 王凯 柴中明 张国华 何志明 吴晓东 徐怀刚,王卫国 方明华 涂广怡 殷兴国 王忠华刘银波 李世瑞 岳泰 陈敏康 周恩伟 扳五 姚开化 陈坚。
10. 2004-5-17-福建省厦门电信公司在湖滨北路举办电话卡卡展
11. 2004-5-17-世界电信日株洲电信分公司公话局举办第二届电话卡展
2004-5-15-漳州电话卡集藏协会和漳州九龙壁同业工会在漳州威镇阁举行联合大展, 2004-5.17龙岩集卡协会在龙岩市九一南路龙岩电信新大楼营业厅举办卡展
12. 2004-5-15-在黄以琳成都大发邮市举办***诞辰100周年卡展(共和国-足迹-电话卡专题卡展)
13. 2004-5-9-吉林省松原市集卡协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松原市电信分公司举行,并举办电话卡展。
14. 2004-5-18-哈尔滨商业大学举办首届电话卡展
15. 2004-6-18-陈华棣第六届个人卡展在贵阳举办展出约500框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政府承办单位:贵州钟裕汽车有限公司 /陈华棣个人.
16. 2004-6-25-常州文化宫招待所, 电话卡交流会。
17. 2004-7-9-福建省南平市集卡协会建阳分会成立并在建阳市新星建设集团5楼会议室召开第一次卡友见面会。
18. 2004-7-袁黎明个人举办首届电话卡藏品展览。
19. 2004-7上海高校201集卡社举办集卡知识竞赛活动。
20. 2004-8-8-河南省集卡联谊会成立:由中国铁通郑州分公司、河南省集卡联谊会 、郑州全国集卡收藏交流会、郑州市职工收藏协会 、郑州全国收藏品交流会、郑州中华雅藏之友社组成。
21. 2004- 8-8-许昌市卡友联谊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
22. 2004-9-10洛阳在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文化宫举办第二届收藏品交流会(电话卡) 。
23. 2004-9-10-12-捷克布拉格举办国际收藏展。
24. 2004-9-13-9-16-吉林省在长岭县第八届艺术节暨全县运动会召开之际,成立松原市集卡协会:由惠 燕、张启凤、张兆才、张国志当选为松原市集卡协会首届名誉主席。市电信分公司总经理秦明辉当选为主席。
25. 2004-9-13-吉林省松原市集卡协会在长岭县举办首届电话卡巡展。
26. 2004-10-6-仙居-台州举办电话卡、门券交流会。
27. 2004-10-1-福清市卡协举行第五届开放类卡展100框。
28. 2004-10-1上杭市电信公司举办-国庆电话卡展-展品为80标准框。
29. 2004-10-3-英国举办第13届国际电话卡展。
30. 2004-10-1贵州安顺收藏协会、移动公司联合举办安顺电话卡展,展出200框移动卡
31. 2004-10-22-湖南长沙举办收藏品交流会(电话卡交流会)。
32. 2004-11-13-巴塞罗娜举办国际卡展TELEBARNA 2004。
2005年
1.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首届北京电话卡展(2004-12-2005-3-31)
2. 青岛联通首届移动电话卡展(2005-7-30)
3. 青岛网通第三届电话卡展(2005-8-25)
4. 福建金融学院首届电话卡展(2005-5)
5. 河南许昌首届电话卡展(2005-1)
6. 郑州首届收藏品博览会(电话卡)(2005-8-8)
7. 银川陈华棣个人电话卡展(2005-8-3)
8. 广州笫三届电话卡交流会(2005-7-3)
9. 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卡展(2005-5)
10. 黑龙江商学院第二届卡展(2005-5-25)
11. 贵州陈华棣个人卡展(2005-7)
12. 福清首届开放性电话卡展(2005-10)
13. 福建南平第七届卡展2005年8月5日
14. 福建第三届快乐集卡夏令营活动2005年8月7日
2006年
1. 2006-5-17上海电信电话卡展
2. 2006-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主办(电信博物馆承办)北京首届卡展2
3. 2006-4昆明卡展
4. 2006-4西大卡展
5. 2006-5甘肃卡展
6. 2006-5安顺杯第二届民间藏卡展
7. 2006-8福州夏令营展
8. 2006-5营口李岩1
9. 2006-4第四届广州卡友交流会
10. 2006-4郑州二届交流会
|
|
|
|
| |
8楼
cjiyou 发表于:2014/8/13 22:14:00
9,部领导对集卡活动的讲话
吴基传部长讲话
20世纪是集卡活动蓬勃发展的时期,电信事 业 的日益兴旺,为集卡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集卡人数的不断增多,集卡市场的日益活跃,集卡水 平的 稳步提高,是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又一组成部分,这不仅有力推动集卡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而且还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昊基传部长于1999年深圳高交会卡展答记者问
副局长冷荣泉讲话
中国电信总局副局长冷荣泉代表中国电信总局做了热烈的讲话
首发式上中国电信总局副局长冷荣泉代表中国电信总局做了热烈的讲话,更是鼓舞人心,他说:“中国电话卡与中国邮票一样,是一种特殊的通信预费凭证,电话卡不仅可以用来打电话,还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收藏品,具有“国家名片” 的美称。中国电信从1994年起先后组织发行了全国性的电话磁卡、IC电话卡、300、200卡,以及IP电话卡等多个品种的电话卡。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止,中国电信已发行全国性电话磁卡60多套,1.4亿枚;发行IC电话卡46套,2亿多枚。实现了一卡通用全国,极大地促进了电信业务的发展,方便了用户使用,满足了人民群众收藏的需要。”冷荣泉局长讲话,讲出了全国集卡爱好者心里话,冲破了中国电信多年来不敢的话,揭开了电话卡收藏界疑惑多年的心态。电话卡:一是打电话(一卡通用全国)。二是艺术收藏品(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收藏品)三是电话卡具有“国家名片” 的美称。至此,电话卡的使用、收藏与销售获得了中国电信总局公开肯定和支持,这难道不是中国集卡春天的气息即将到来的信号?离举办全国卡展和成立中国集卡协的距离不是越来越近吗?所以讲:’99深圳卡展是历届卡展最高规格,值得广大卡友大书特书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