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要过分的担忧行情,唯一的选择还是高卖,低买。具体的就看个人把握了。获利就要套现,逢低就要买进,而买进后不要急才是最主要的。买定离手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
谁也不是先知,大部分人都在随波逐流。目前很多人并不是亏了钱了,而是在出售掉获利品后,有些迷茫,不知道怎么入手。于是更多的人是跟风,看什么有苗头了才入手哪个品种。远远没有了7月8月时候的谨慎。这在目前的行情里,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说好听的叫顺应大势。在没有内幕消息的情况下,没有几个人能在即将启动的时候察觉。因为主力有时候心里也没底,到底存世量是多少。到底大家对这个题材怎么看,想做大的怕收不到量,于是开始试水,有时候首次受挫了,就换品种了,但是第一步走好了,就开始震荡品种,激发更多的货源了。特别是国内外的一些大型投资机构的作法,真的是走长线的极品套路。怎么说呢,并不是准备做完一次就完了。而是经过几年的观察,选定优良的品种,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来达到建仓。之后逐年出售,国内的或许是为了谋求上市,而国外的,特别是一些华人投资团体。则是考虑的长期收益问题。每年的邮品不少,但是精品真的不是很多。每年拉升一次行情出一些。而有的机构是做册销售的,需要的货源基本上都是在未动的时候一次吃进,每年限量销售多少册。特别是一些已经完成全部品种发行的品种要特别注意。
行情都是一波一波的来得。而每次上涨大家高兴之余,是因为有收获了才高兴起来的。具体就是以前套牢的东西解套了。当然是卖出有了收获的喜悦。
所以先前的行情就是解套行情,出售的人多了,自然价格就有所回落。大部分品种只是正常回落,不排除一些暴涨后暴跌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再跌,也没有跌到没涨起来前的价位吧?
比方说唐诗,最高120,目前65-70的价位,这在8月初的时候你敢想能涨到65么?很多人45的时候,甚至30的时候就卖的找谁哭去?母亲节小版最高235 目前200,一样是不敢想的价位好吧?还真没见到跌的惨不忍睹的。
目前依然是盘整阶段。大家想想就是跌到目前,在8月份的时候,在大家眼里也是超高价吧?而目前抱怨被套的,基本都是跟风的晚的,在高价位吃进的,还有就是新邮了,新邮从刚发行到腰斩需要的时间非常的短。所以我很赞同很多朋友说的,莫碰新邮,尤其是量特别大的,别管题材。新邮在发行初期,根本不能按题材来定论,而一年后才能知道发行量,也压根谈不上具体哪个是量少品种。目前14年发行的品种,有哪一个是可以确定发行量的?
尤其是现在的行情,上市品种带动的行情是行情中的一个重点。没有发行量的东西,我想是不允许上市的,因为没有说服力。就好比评选张,明知道量少,但是不公布发行量,依然是没有底气说存世量是多少。上市的都是已经公布过量的。
所以,哪怕是想跟风的,在目前的行情持续走好的情况下,也不适合过于参与到太新的东西里,别跟我说什么今天的新邮就是明天的老邮票了等等,想想前几年已经公布发行量那么多的老邮票,是不是心里更踏实点?
不多说了,之所以说现在很多量大的品种上涨的不错,因为有量,有基础。可以带动更多人的参与。也是因为大家认可了邮市将会持续的发展下去,才会有很多机构趁现在赶紧建仓。资本投资不是做慈善的,这话没错,就跟珠宝商大量买进玉石原料一样。并不是指望着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卖出去,而是为了保证能有持续卖出的货源。没有东西可卖,他们就要破产了。很多小型珠宝公司不是因为行情不好,而是因为行情太好,没有货源可卖,没有精品吸引顾客,而黄了的。我想今后的邮市也是。试想一家店,别人都有货可出,就他手里都只有新邮,没有精品,那生意能好了么?
不要老说量少品种是短腿骗钱品种,实际上发行的时候,很多都是赠送形式发行出去的。真卖的钱,不够开大会的开支。想想诸位公司开一次省级别的年会的花费,再想想全国性的一次邮展,钱币博览会的开支。而发行出来的那些,能维持收支平衡就不错了。等到精品都被主力们收完了,你再回头看,用不了多久,人跑你跟前问,有十八大评选没有,有这个没有,有那个没有,你才会发现你什么都没剩下。就跟现在人问,有猴票整版没有,有梅兰芳没有,等等。趁着一顿饭钱还能买的时候,还是买几个全品自己收藏下好。
笔者有一次,想写点什么,想到了个有意思的东西,就是穿越小说。主角穿越到80年代,看着手里崭新的大团结哭了,舍不得花啊,穿越前200块呢,买了包两块的烟,等老板找了钱又笑了,4张崭新的2元票子,心里顿时感慨,80年代的人真是太有钱了,10块大团结买包烟,都能赚6000块,你按现在价格可不就是么,2元车工全新好品1500随便卖出。于是主角做了个决定,以后只花大团结。。。。可看到一个小朋友拿着一张背绿一角钱买了个雪糕的时候,就又不淡定了。。。。。纯属个人写的个小笑话。大家看看就算了,莫深究。我想在坐的谁能回去,都感觉到了天堂。
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就好好的把握当下吧。说到这里想起一个尘友,貌似就叫把握当下,有机会认识下,是个明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