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容易将中间市场与期货市场概念相混淆,其实它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市场。中间市场是中远期交易与现货接轨的市场,它的显著特征是交易标准化,交割个性化;期货市场是期货合约交易的场所,它的显著特征是交易标准化,交割标准化。如果说中间市场是以解决现货流通为着手点的话,那期货市场是以远期价格发现来吸引投资者(或套期保值者)的参与。也就是,中间市场更偏重于交易的商品属性;而期货市场更偏重于交易的金融发属性。
中国中间市场与中国期货市场对比表
注:“标——非”搭配是指标准化交易对应非标准化交割;“标——标”搭配是指标准化交易对应标准化交割。
两个市场参与主体的不同,说明中间市场比期货市场更具复杂性,这也是为什么一个综合性的期货交易所不可能兼有中间市场功能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在一个不成熟的基础市场条件下,发展商品中高端交易,其难点不在于交易,而在于交割。商品标准化程度低、质量检验不权威、生产无标准、仓储物流落后、信息落后、行业竞争不充分等等,这些都是不成熟市场的体现,它严重制约了中国中高端交易的发展。中间市场特殊的平台发展理念与市场启动方法,恰恰很好地使得上述困难得以化解,从而真正实现了与现货接轨。
“标——标”搭配与“标——非”搭配是期货市场与中间市场模式的显著区别。中间市场也正是因为实行了这样的模式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现货需求。因为中国农产品(000061,股吧)在分散农业的大环境下,其标准化程度非常的低。标准化越低,个性化需求越强。中国的工业品也好不到那里,个性化需求仍然较强。而“标——非”搭配的交易模式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期货交易的优势在于远期交易,这与其鲜明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相适应。与期货市场相比,中间市场的远期交易处于相对劣势,其与中间市场交易更多地偏重于商品属性有关。笔者曾经拿证交所的白糖与广西糖网的白糖做过比较,发现郑州的期现比例为32:1;糖网的期现比例为:6:1,远期郑州比糖网活跃很多。这也充分体现了一个规律,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近期交易的优势肯定在于中间市场。中间市场是倾其全力去解决现货月流动性问题,因为大量的现货需求体现在现货月。没有足够的流动性保证,与现货接轨只能成为空谈。当然,货物蓄水池所产生的交割错位,以及由交割错位产生的成交错位,再加上中间市场的外力干预手段等其共同解决了现货月流动性难题。期货市场,当然是中国的期货市场,由于受到商品标准化等因素影响,所以其不得不放弃近月交易,其中:在现货月增加保证金等就是有力证明。
中间市场与期货市场的显著区别不在于交易,而在于交割。中间市场的交割大部分都是提前交割,其与期货市场大量的到期交割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买方,中间市场可以是先选货后成交,再结算,再交割;而期货市场只能是先成交、后配对(极少有提前交割的),再结算,再交割。作为卖方,中间市场可以先将货物放到平台交割库,然后拿回大部分资金,然后再成交,再结算,再交割;而期货市场的卖方基本都是到临近最后交货日时,才将货物交到期货市场交割库,其顺序是:先成交,后交货,再结算,再交割。
由于中间市场实行的是与现货接轨模式,所以其服务种类繁多。这些服务方式主要有:质押、预售、预购、仓储、代-理运输等等。而期货市场的服务主要体现在如何促进交易上。
以上分析得出结论:中间市场与期货市场是两种不同的市场。如果说中间市场是半成品加工车间,那期货市场就是成品生产车间。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商品市场条件下,正是需要这样的不同定位的商品市场才能保证商品交易健康发展。郑交所与广西糖网的协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