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最近,关于文交所邮币电子盘一场如期而至的争论甚嚣尘上,这让我想起曾经没有写完的一篇文章,朋友看后说等到文教所整合后再发。未置可否,等不及了,先贴到这里。今后慢慢敲。
文交所电子盘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不管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何种看法,实实在在的,交易所已经在收藏市场站稳了脚跟。目前大家习惯将电子盘交易称作线上交易,对应的实体市场交易称作线下交易。
能否这样说,实体交易包括我们习惯的网上交易,作为收藏者是以占有藏品为目的的一种传统的商品交易形式,其中,对藏品的品相、物流形式要求较高。而目前新兴的线上电子盘交易形式更多的是一种资本运作,交易方舍弃了品相、物流的把控,更多的是追求资金的保值和增值。两者资金的流动方向如下:实体交易:藏品--资金--藏品
线上交易:资金--藏品--资金。
实体交易是我们曾经习惯的一种交易形式。随着近年来我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平均GDP已经达到4000美元以上,北上广发达地区高达1.5万美元以上。从国外的经济运行规律看,一旦GDP水平达到4000美元以上,也是艺术品市场的流行期。反观我们现在的实体市场交易,从05年开始,邮币的市场价格已经平均上涨了10倍以上。所以说,这个市场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发展潜力巨大。
市场发展了,必然会引起资金的关注,而资金的进入需要一个完美的退出机制来支持。传统的邮币市场显然不具备资金的进出条件,电子盘的产生也就顺理成章了。这里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我们在电子盘,资金追求的是什么?也就是说,电子盘线上收藏品为什么能够吸引资金的关注?
大家知道,目前有一个概念,叫做资本证券化,它可以有效的进行资源的配置,具有社会再分配的功效。今后会出现这样一个名词“资本藏品化”也未可知,藏品的升值满足了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后我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其同样具备资本在文化领域的资源配置功效。股票市场资金炒作的是产业资本的市盈率;而电子盘上的文化收藏品,资金炒作的是藏品的升值预期。市盈率可以炒到100倍,升值预期炒到1000倍也未可知!
目前我国电子盘发展的现状。
最早涉足电子交易的是电子盘,从引入民营资本至今已经周岁。其从最初每天交易额几百万到最近7.8个亿,完美展示了电子盘的生命力。线上产品从最初金银币、封片邮票到目前的纸*币纪念币涵盖了几乎所有邮币品种。其次是广东的南方文交所,同样是引进民营资本拷贝了南京所的所有模式,只是从品种的选择上更加专业,以钱币邮票为主,更好的兼顾了大众收藏的习惯.经过半年多的运作,交易额后来居上,大有赶超南京的趋势。再看早于南方开盘的北交所,由于软件方面的原因,加上保护大户利益的运作模式,暂时人气不旺,但也不能排除厚积薄发的可能。此外,国字号的上交所、大连所、武汉所、成都所蓄势待发,已经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格局,资本另一种表现形式“资本藏品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再看政策方面的情况
18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确定了文化兴国的发展战略,第一次明确将文化产业的整合、创新作为今后主要的经济任务。如果说,第一轮改革是以拷贝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主,那么,18大以来,本轮改革的重点是以中华民族自身文化传承引发的一场经济领域的革命。如此看来,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一些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新的经济体、新的市场要素会大量涌现,而这一切必将同互联网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大数据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电子盘的发展壮大,符合我国的收藏现实。‘资本藏品化’将是未来除证券市场以外一种新的资本运动方式。
不可否认,改革红利已经让我们这个国家站了起来,资本的力量也演示了“豆你玩,蒜你狠”的市场神话。可以这样说,一个拷贝来的证券市场、一个摇摇欲坠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容不下近乎疯狂热钱的冲击,只有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力量才能制服资本的冲击。
大道至简,让资本藏起来,并给其一个藏的空间,用的时候,拿出来就是一把利剑!如此看来,电子盘的出现,近万个邮币品种,可以装下所有的梦想和希望。
面对电子盘的发展现状,不可否认,微不足道的民营资本根本无法驾驭这辆富有朝气的马车,一哄而上、监管缺失只是暂时现象。笔者相信,有关的法律、法规必将健全,产业的整合已迫在眉睫,邮币电子盘前途光明!
客观地说,到15年2月,电子盘还没有引来超量的场外资金,
基本上还是小圈子里的人(邮币的死多头们)在捣鼓,
出于种种原因,各大电子盘还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推广
(说是部分庄家压着,还没有吸收够筹码)。
万一大规模地推广了,场外超量的增量资金进来了,
部分品种的价格会成倍上涨。
当年股市,先是数百万人在玩,后来数千万人来开户,就大干快上了。
会有一天,那些折腾实物黄金的大妈们来开户了,就不得了了。
部分品种会上涨得让人看不懂。
石家庄的旭日同志,对纸5分的价值成长,是有贡献的。
将来纸5分上涨到20元每枚在线上,持有人会感谢他噢。
许多老邮人.老是沿用几十年市场形成的习惯思维.非常顽固的看侍新生事物.世俗的.底级的.腐朽的.按部就班老经验.显然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市场如战场.虽然不见硝烟战火.同样血流成河.尸堆如山.
你若不来,我便不老
电子盘的出现,就像龟裂的大地,期盼一场透雨。反观从上世纪末至今的几次现货邮币行情,行情的末期都遇到了一个藏品的出口的问题,最终还是走不出行内周转的规律,怎么涨上去,怎么跌下来,用鸡犬升天、一地鸡毛形容并不为过。
前文提到过现货市场资金和藏品的运做方式同电子盘运动方式的不同,提出了资本藏品化这个观点,电子盘我们炒做的是藏品的升值预期。如果将电子盘称作“你”,我便是资本化身,真应了这样一句话:你若不来,我便不老。
现在有很多电子盘投资群,大家津津乐道的无怪乎赔赚、套牢解套的问题,表面看同股票投资讨论的话题一样,忽略了资本的依附体---藏品的本质意义,还有人关心我们手里的筹码未来的升值预期吗?股票有定期公布的市盈率,藏品的升值预期如何确定?资本是血淋淋的,问题是资本的狼性需要一个羽翼丰满圆润的躯体的蹂躏,这样说可能狠了点,事实就是这样!
任何针对某一具体藏品的分析概括电子盘未来发展趋势的评论,都会走进井底之蛙的泥淖!甚至,任何单凭自己对某一交易所喜好来概括各种经济体混合并存的中国的文化产业下电子盘的发展,都是片面的,民营资本的无序竞争必将终结于小农意识的无序状态。
全球中外任何的投资市场.完全没有炒作.沒有泡沫存在吗.怕是找不到.
几十年过来传统的现货市场就没有炒作.没泡沫吗.葡萄吃不到.葡萄是酸的.明明自己屎拉不下来.指质马桶不好.就这么可笑.
只有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力量才能制服资本的冲击!!!
差价问题是必然的问题,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线上线下不同的资金运动方向必然带来不同的溢价估值。但必须明白,邮币不是股票,任何忽略藏品的增值预期的炒作最终会回了这个电子盘;反过来看,我们也应该相信电子盘市场的纠错能力,任何规模效应的资金走进资本市场首先考虑的是资金的安全问题。当然,这个过程视需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我提出资本藏品化的观点,就像证券资本化一样,电子盘将重新配置邮币市场的增值资源。邮币永远不能成为股票!!
虎大庄自知出不了货,就利用文交所的规则,对敲拉高市值,再用市值去分配所谓的新品筹码,作为散户,你又有多少资金去获得原始筹码,话转过来说,假如当初文交所的规则不变,当线上价格超线下价格150%时将启动2次托管,虎大,青海湖会有今天的价格吗!所以世上没有对与错,目前来看,文家所的行为都是有利于庄家的, 现在是封闭炒作的结果,你谈来谈去,都没有说到重点,这种封闭式的炒作,炒到100万一张也是可以的,所以,现在很多人对文家所有想法也是很正常的! 就目前来看,很多散户还是亏钱的! 资本市场不可能共赢,,文交所还要抽头,结果就是你输的我赚了,不可能全部赚钱!
上老师言重了。电子盘的意义在于给我们这样一个小众的投资市场找到了一个投资出口渠道。现货市场几十年的炒作为什么越炒投资者越少?
总体看,电子盘的出现,引进了资金,扩大了收藏群体是不争的事实。
今后电子盘的整合必将引发一轮超常规的邮币行情,前提是线上品种必须是有消耗、有收藏价值的品种
话到这里,面对电子盘遍地开花,南京所势如破竹的发展态势,各位看不惯不理解的朋友,能否具体的阐述个交易所的利弊?如此,对今后电子盘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几次托管,我先对南京所、南方所发表如下看法:
1、作为电子盘规则的制定者,南京所、南方所功不可没。做为民营文化资本的代表,其敬业精神可歌可泣,问题是对中小投资者似乎太霸道了,比如托管品相的把控;比如上市费用滞纳金的收取等霸王条款的制定,等等。
2、摸着石头过河,不等于规则制定的朝令夕改。南京所再托管办法形同虚设,确实不利于电子盘的长治久安。同时规则的制定不应屈服于资本的力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重中之重!
3、以现货交易为基础的电子盘,入库的藏品早晚都会回归收藏市场,上市品种的确定应有长远目标,退市规则的制订迫在眉睫。
先说这么多,大家继续补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