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不撕逼,无真相!
驳凤凰“交易所之板块分析”(附原文)
过完年,真心累,本想来个奇文共赏析,学习贯彻好羊年发洋财,不想看到这篇凤凰的署名文章,顿时逻辑彻底混乱,买啥都不得劲。
既然无事,也学学人家文人雅士,来ooxx(别想歪,圈圈点点)点评下,凤凰兄很多文章我拜读过,也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写手,点评需要设立假想敌,并无针对他本人的意思,不过是彼为其主,我为其理,博大家一笑罢了:
(原文)全国文交所邮币卡业务经过一年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经初具规模。至阴历年收盘看来从影响力、辐射面、制度建设、资金会员规模以及后期影响力排名来说应该为:第一名南京文交所;第二名南方文交所;第三名上海邮币卡;第四名中南文交所;第五名金马甲;第六名福利特。剩下的以及在筹划的和初步开盘的目前还无法上排名。从交易藏品的数量和规模来说有三家比较有分析的代表性分别为:南京文交所,南方文交所,金马甲。那么我们看看上述三家交易所的交易标的所呈现的特点以及涨幅,只有大量采集标本认真做出数据统计才有分析的可能已推测后期的走势。
评1:就后文来看,带着不可告人目的去采集大量数据,推测出来的结果更容易误导受众。
人需要看到未来,能看到未来的人才能抓到财富。而不是做一只遇到困难只会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
南京文交所是目前全国文交所中规模最大,藏品最多,市值最大,交易会员最多,流动性最好的一家交易所。其在已经过去的一年中,藏品按照大类来分涨幅最大的板块依次为:1.封片2.邮币3流通币4银币5金币。 南方文交所可以说虽然经过一年的风风雨雨,排名第二位的位置虽然摇摇欲坠,但是其在一段时间内确实把握了发展机会积累了所谓的一些资本。其在已经过去的一年中,藏品按照大类来分涨幅最大的板块依次为:1.邮票2纪念币3.连体钞。金马甲在过去的一年中虽然从未起来过,但是却赶上了时间的快车,抓了一把所谓的先机。其在已经过去的一年中,藏品按照大类来分涨幅最大的板块依次为:1.封片2邮票3.钱币。
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上述三家目前藏品数量最多的交易所,他们都一致呈现了相似的特点,这个特点完全打破了现货藏品市场固有的规律,那就是金不如银,银不如铜,铜不如纸,有画的纸不如白卡纸。为什么会打破这种传统的规律呢。我认为一旦藏品进入电子盘,他的本在的属性已经发展了完全的改变。从原来的收藏爱好属性转换到金融投资属性。或者说是赋予其的金融投资属性在目前阶段完全遮盖了其自身的收藏属性。
收藏爱好讲究的是:传世,欣赏,精品,艺术,珍贵,时间沉淀 金融炒作讲究的是:低价,控盘,活跃,挖掘,市值,资金效率
评2:只能说是在收藏属性上,凸显了金融投资属性,这是藏品发展的必然阶段,国外收藏品市场的发展已经验证过,而该文吹嘘完全改变”,纯属胡扯!价格肯定受到价值的制约,否则迟早出大问题。就以90年代的股市为例,全民疯狂之后,一地鸡毛;前一段时间被叫停的某交易所的字画投机,也令许多圈外人血本无归。
收藏爱好者是真的原有固有在这个市场上真的喜爱者,进来投资的人可能对于收藏市场是完全的陌生。可能线上的藏品其有90%以上甚至连图样都没有见过,连自己买的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把其当成赚钱的标的物而已。由于不在江湖,所以不了解江湖!那么所谓的江湖规矩也就是白纸一张!
评3:这里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作者的立场,只有站在无产者的立场,才赞成“耕者有其田”、“均贫富”;同样只有站在封片庄家的角度,才希望藏品成为无差别的标的物。但请注意,如果在股票市场,不去了解发行企业经营现状的散户,基本都只能靠天吃饭。江湖规矩就是江湖规矩,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规律,知己知彼在哪个圈子都管用,当然,除非你是庄家。
那么我们深度的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背离现货市场的规律的原因,我想这个我们要从现货市场的发展历史来追述其本质的原因。从97年全民炒邮来说这一段被掩盖的历史!
评4:请注意,作者也用了背离!!这个词我要加粗!说明您心里和明镜似的,只是利益攸关,不得不强词夺理!
97年之前,随着中国改革开始,从计划经济逐渐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老百姓逐渐有了投资的意识,对于自己合法私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必要性。于是跑赢通胀成为老板姓首要的选择,中国股市89年开始试点,由于初期制度建设不健全,所以造成了风险极大的状况。并且从事股市投资的往往更多是新中国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评5:这一段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经济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是在百度ctrl+v出来的:1、逻辑性,段首97年之前,马上来一个89年试点,要么上下文无关系,要么您是拿将来推断过去;2、当时投资的目的不是保值增值,计划经济时代,大多数人已经一穷二白,您保哪门子的值?目的是发家致富,请看我的口型:发家致富!3、第一代股市投资更多的是“知识分子”?据我所知,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下海大多投入实业,而第一代炒股者与学历完全没关系。(懒得罗列数据,不服我们去国家统计局和证监会查原始档案!没法子,有文化就是这么任性!:))
截止到96年1月19日中国股市走出了第三轮熊市,股指开始逐渐回升。经济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开始逐渐回暖。邮票市场也就是从96年开始了全民爆炒的现象。因为邮票市场在当时有着集好的群众基础,这个是当时的经济环境造成的,老百姓对于邮票知识的普及率高。所以由于投资渠道的狭窄,邮票成为一个既可以让淳朴老板姓看到实物,又可以去欣赏提高品味,还可以对于自己的资产进行保值升值的唯一满足所有想象的标的物。并且邮政进行邮资的涨价,从而引发了全民参与邮币市场的盛况!97邮币市场普遍上涨了10倍以上,甚至有的达到了百倍,千倍。猴票也就在此时脱颖而出,80金猴从当年的8分钱涨到了今天的数万元一枚。随着97年邮币市场崩盘,那个时候的崩盘到底有多惨?涨了多少倍,就跌了多少倍,甚至有些跌破了面值!成为了打折票!很多的投资爱好者,投机者从此走上了邮商的道路,租了柜台开始卖自己的囤积的邮票。
评6:这已经说明1、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后果有多严重,吃了教训,能长点心不?或者说,能不再坑人不?在电子平台上接盘,投机者想自己开档都不可得!只能黯然离场,默默排队上天台;2、不断培育爱好人群,扩大收藏爱好者基数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一波下跌中,其中封片是跌幅最惨的,整个邮票市场的跌势从1997年一直延续到2014年整整跌了17年。这次下跌并不单单是因为97年的爆炒造成的,而是由于投资渠道的丰富,以及集邮参与人群的减少,邮票失去邮资使用作用等等综合因素造成的边缘化的下跌。
评7:为什么惨?NO ZUO NO DIE!开始逐渐成为小众收藏,其实也挺好,找准差异化发展也OK,非得继续强词夺理。
为什么要讲历史,是因为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目前的状况。追根寻源才能接近正确的答案。发展崩盘的历史大家了解,那我们看看下跌之后造成了什么样的历史状况。随着市场参与群体的减少,整个市场格局开始发生改变,群体越来越小众化,小群体化。
评8:既然知道疯狂炒作带来的后果,为何你还要鼓吹?记吃不记打!
按照人群数量从多到少去排名的品类为:1.邮票2.钱币3.封片4.磁卡。其中钱币从2006年到2014年开始逐渐价格回升,回升的原因是因为礼品行业打开了这个市场,增加了受众群体。钱币的价格逐渐走高,但是由于2014年反腐和几大礼品公司出现诈骗的行为,礼品行业宣告正式走入下跌周期,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钱币的价格走势。2014年也可以正式定为其为最高峰点,
评9:1、以公开拍卖价格走势来看,钱币价格在2010年才是高峰;2、收藏铁律之一:盛世收藏。请记住:宏观经济发展稳定,收藏行业就会随之壮大。目前我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期,震荡上行,导致收藏行业起伏波动较大。
那么随着文交所新型交易模式的出现能否快速扭转其的下跌走势还有待观察。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钱币的价值并没有被挤压了17年,
评10:这是个神逻辑!17年前和我一样丑的二表妹现在长得一朵花一样,是不是意味着我接下来也可以长得漂亮?蜡烛都快在照明界混不下去了,还能超越无限,再创辉煌?
其的价格在一路走高。那么换种思维去思考我们也可以认为其的价格目前已经可以说不低了。
评10:哥,您换哪种思维能告知下么?我有点跟不上了,逻辑彻底混乱中……
而邮票等整整跌了17年,在文交所真正的发挥作用前,邮票市场当时的价格可以说已经低到了最低谷。而由于交易所得模式的创新,带来新的人群,新的资金进入这个压抑的市场带来的一定是价格的急速反转。并且在持续的低迷状态,邮票由于有着固有的爱好者,所以在每年邮政发行新品的时候都会有人去收藏持有,从而造成了邮票的分散持有。而被完全边缘化的封片由于群体越来越小众,所以封片越来越集中,并且由于越来越小众,所以价格也越来越低迷,在2014年之前,大多数封片是低于1块钱的,并且单品种全国80%的货源都集中在几个甚至几十个人手里。
评11:小众、集中,说明了什么,说明木有受众!2014年前不到1块钱的东西,单品种就几十个受众(作者自己所的),就因为筹码集中,借电子盘进行炒作,忽悠“不明真相的群众”进场,把一块钱变成几百、几千、几万,这比马云强多了!这TM的是在告诉我,电子盘谁筹码集中谁NB,不是谁货好谁NB么?
或许你说,电子盘可以变废为宝。那么问题来了:一旦高价筹码分散到散户手上,谁来接单?原来的庄家肯承诺回收护盘么?庄家对自己的“宝贝”都不愿意要,为什么不愿意要?木有受众+严、重、背、离、价、值、规、律!庄家不傻。
刚才大家跟随着我回顾了一下历史,从上面来看大家明白了什么了吗?
评12:请原谅我跟丢了一会!但完全明白了,不能脱离市场、脱离价值进行疯狂的、抢劫式的不道德炒作!这样做无异于杀鸡取卵!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
封片之所能涨幅最大的原因:
货源相当的集中,在首次挂牌之前现货市场中几乎就可以拿到最大的控盘量,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已经挂牌上市的品种,目前盘子上的数量几乎都达到了发行量的50%以上;
评13:集中已经说明受众减少,该品种大家兴趣不高,原因是什么?防伪性差,缺少精品艺术价值,且多数为小众品种。
由于市场的长期压制造成了价格低廉,价值的未被发掘。
评14:1、市场压制?您数数发行量?!有消耗量么?为什么消耗量少——你我都回答了,因为没、受、众!
2、价值未被挖掘?合着您带着我回顾了小半天的历史,97年前疯涨的事您自己不记得了!白纸黑字您不是这么写的?太任性,逻辑继续混乱中……
任何投资市场,小散投资者都更偏向喜欢低价的标的物,所以带来了人气和活跃的交易量。由于的价格低廉,所以造成了上市后其市值往往小于1000万以下,在当今社会千万的总市值是一个多么渺小的数字!一个中产阶级可以轻轻松松的拿出千万的资金。并且还有一个最主要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几乎各交易所的大的藏品挂牌人,也就散户口中的主力。几乎全部都集中在邮票和封片板块。那到底是藏品的历史属性造就了强大的主力,还是因为强大的主力造就了藏品的大爆发。我更偏向于藏品的历史因素,因为封片满足了金融投资的所有的有利因素!
评15:说到底,还是为了炒!蒙!以博傻为噱头,欺骗中国大妈,欺骗丈母娘!还有,请原谅,历史属性(应该是内在美)和历史因素(应该是外在条件)是一个东东?神啊,我的逻辑世界凋谢了!
而邮票由于不像封片这么小众,所以参与度高。但是由于市场长期低迷,目前的上涨可以说只是压制了17年的涨幅的回归,并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邮票的发行量是已知的,并且是有分散和消耗的。有着群众基础也有着价格回升的迫切需要。而钱币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价格回暖,目前的价格单从价值回归曲线来说,目前的位置已经不是最低点。并且钱币特别是人民币有着一个最可怕最不可控的问题就是谁都不知道发行量,也永远不可能有人知道存世量。
评16:发行量和消耗量要成等比!宋代的交子,到现在你找个十张八张的出来看看?第一套人民币现价多少,为什么,消耗掉了!封片的消耗在哪?你明天盘面上买一张寄给我,敢说自己不肉疼??真是吹牛不上税,等于没消费!
交易所如果按照俗称应该叫电子交易市场,既然是市场那就要所有同样品相的货物流通只有所有的货物流通才叫市场。那么2015年以后随着藏品不断的挂牌,交易所之间不断的抢夺现货资源,现货藏品的品类越来越稀少,交易所要做大市场唯一的路就是扩大单藏品的市值,人们对于未知总是恐惧,封片邮票上市的数量是可控的,但是钱币不是!
评17:凤凰啊凤凰,脑袋不能只有单行道!交易所不能是只囤货上线的,未来的发展,必须要和实体市场双向打通的;按照你所谓的封片价格正常的话,给你一年时间,你敢提货去现货市场么?实现不了这一点,谈什么投资?一个只有流入的市场,又无法造成消耗,只能不断忽悠新人入局,这TM的不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么?击傻传片,最后接到手上的人,死路一条!还数量可控,庄家可控吧!
另外补充一点小常识:退出流通的人民币才准许交易,这是国家规定,规定你懂么!而退出流通前,国家会只收不付,就像四套人民币,现在市面上已经很难看到了,但还未退出流通,继续回收。即便线上扩容,也可线下消耗,量少才是王道,消耗决定一切!
金银币由于有着贵金属的属性,贵金属之所称之为贵金属。最浅显的原因是因为他贵!!!那么每一枚单藏品的价格可能会几千上万。而我们切身的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散户,你只拿了数万块钱去投资这个市场,你会买几百个数量的东西,还是会买一枚就几万块的藏品。
评18:不要绕着弯子来蒙我,我只买对的!我会买保值增值的东西,散户不傻,但确实容易被骗(有句老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所以高价注定了不活跃,不活跃造成了无人关注,无人关注造成了价格的持续低迷,持续低迷造成了无主力参与。
评19:那我问您,为什么17年来,你今天所鼓吹的东西跌无可跌甚至一跌再跌?活跃程度和低价有关系么?房价是越低交易越活跃,还是越高交易越活跃?按照您强大且不可复制的逻辑:现在线上封片价格比金银币还高,注定了不活跃?——话说现在逻辑思维能力国家限购?
金银币从价值属性来说绝对毋容置疑一定是排在第一位,从价值投资中真的可以说非常好的标的物。发行量可控,价值显现,市值小。
评20:从行业的角度,您终于说了句大实话!但这句话也说错了!什么是价值属性,价值属性包括:原材料、艺术价值、发行量、发行单位权威性(或者作者的知名度)等等。金银币的原材料属性(贵金属保值)极高这是事实,但知道什么叫“老精稀”么?为什么“金不如银,银不如纸”?对于藏品而言,综合价值属性很关键,凤凰兄您是不知道,还是揣着明白忽悠人?
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所谓的主力进入,从十月以后南京文交所的盘面来看,也确实有一部分主力进入银币板块。但是高价永远是其80%以上藏品的活跃度和涨幅永远不可能超越低价的邮票和封片的潜在绳索!
那么我们分析以后得出的结论是当藏品进入电子盘后其所有的属性我们要以金融属性去衡量,在过去,在未来。任其发展,在大的趋势中永远不可能去衡越金融市场潜在的规律!最后预祝大家在2015年自己的资产快速的增值保值!
评21:1、价值规律在任何市场都试用,包括股市、收藏品市场;2、点石成金在现实社会中非常“罕见”,除非开发出新的价值属性,但作为收藏品,其价值属性在创造之初已经基本定性;3、本文最大的特点在于立场的超级不坚定,你谈价值的时候,他说金融,你说金融的时候,他谈历史,你谈历史的时候,他说价值——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历史谈跑题了!
4、综上,要想石成金,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让你相信,谎言说上一千遍就是真理。但就算你相信自己手上拿的,是石头属性的“金子”,也难接受时间的考验。
最后来个呼吁:97年的教训还不够么?本来就已经走向个性化收藏的小众藏品的恶意炒作,已经坑了自己17年,也坑了邮币卡行业不能正常发展17年。上帝要想谁灭亡,就先使其疯狂,17年前,天佑封片,得以存续;17年后,请你们(包括作者)真有一点点爱惜这个行业的话,高抬贵手,高抬贵口,克制贪婪,勿要重蹈覆辙,留封片一线生机,留行业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