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如果按照俗称应该叫电子交易市场,既然是市场那就要所有同样品相的货物流通只有所有的货物流通才叫市场。那么2015年以后随着藏品不断的挂牌,交易所之间不断的抢夺现货资源,现货藏品的品类越来越稀少,交易所要做大市场唯一的路就是扩大单藏品的市值,人们对于未知总是恐惧,封片邮票上市的数量是可控的,但是钱币不是!
评17:凤凰啊凤凰,脑袋不能只有单行道!交易所不能是只囤货上线的,未来的发展,必须要和实体市场双向打通的;按照你所谓的封片价格正常的话,给你一年时间,你敢提货去现货市场么?实现不了这一点,谈什么投资?一个只有流入的市场,又无法造成消耗,只能不断忽悠新人入局,这TM的不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么?击傻传片,最后接到手上的人,死路一条!还数量可控,庄家可控吧!
另外补充一点小常识:退出流通的人民币才准许交易,这是国家规定,规定你懂么!而退出流通前,国家会只收不付,就像四套人民币,现在市面上已经很难看到了,但还未退出流通,继续回收。即便线上扩容,也可线下消耗,量少才是王道,消耗决定一切!
金银币由于有着贵金属的属性,贵金属之所称之为贵金属。最浅显的原因是因为他贵!!!那么每一枚单藏品的价格可能会几千上万。而我们切身的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散户,你只拿了数万块钱去投资这个市场,你会买几百个数量的东西,还是会买一枚就几万块的藏品。
评18:不要绕着弯子来蒙我,我只买对的!我会买保值增值的东西,散户不傻,但确实容易被骗(有句老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所以高价注定了不活跃,不活跃造成了无人关注,无人关注造成了价格的持续低迷,持续低迷造成了无主力参与。
评19:那我问您,为什么17年来,你今天所鼓吹的东西跌无可跌甚至一跌再跌?活跃程度和低价有关系么?房价是越低交易越活跃,还是越高交易越活跃?按照您强大且不可复制的逻辑:现在线上封片价格比金银币还高,注定了不活跃?——话说现在逻辑思维能力国家限购?
金银币从价值属性来说绝对毋容置疑一定是排在第一位,从价值投资中真的可以说非常好的标的物。发行量可控,价值显现,市值小。
评20:从行业的角度,您终于说了句大实话!但这句话也说错了!什么是价值属性,价值属性包括:原材料、艺术价值、发行量、发行单位权威性(或者作者的知名度)等等。金银币的原材料属性(贵金属保值)极高这是事实,但知道什么叫“老精稀”么?为什么“金不如银,银不如纸”?对于藏品而言,综合价值属性很关键,凤凰兄您是不知道,还是揣着明白忽悠人?
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所谓的主力进入,从十月以后南京文交所的盘面来看,也确实有一部分主力进入银币板块。但是高价永远是其80%以上藏品的活跃度和涨幅永远不可能超越低价的邮票和封片的潜在绳索!
那么我们分析以后得出的结论是当藏品进入电子盘后其所有的属性我们要以金融属性去衡量,在过去,在未来。任其发展,在大的趋势中永远不可能去衡越金融市场潜在的规律!最后预祝大家在2015年自己的资产快速的增值保值!
评21:1、价值规律在任何市场都试用,包括股市、收藏品市场;2、点石成金在现实社会中非常“罕见”,除非开发出新的价值属性,但作为收藏品,其价值属性在创造之初已经基本定性;3、本文最大的特点在于立场的超级不坚定,你谈价值的时候,他说金融,你说金融的时候,他谈历史,你谈历史的时候,他说价值——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历史谈跑题了!
4、综上,要想石成金,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让你相信,谎言说上一千遍就是真理。但就算你相信自己手上拿的,是石头属性的“金子”,也难接受时间的考验。
最后来个呼吁:97年的教训还不够么?本来就已经走向个性化收藏的小众藏品的恶意炒作,已经坑了自己17年,也坑了邮币卡行业不能正常发展17年。上帝要想谁灭亡,就先使其疯狂,17年前,天佑封片,得以存续;17年后,请你们(包括作者)真有一点点爱惜这个行业的话,高抬贵手,高抬贵口,克制贪婪,勿要重蹈覆辙,留封片一线生机,留行业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