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到微观看南交所的未来
中国经济自十八大以来正在经历转型,以往的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盲目追求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经济是以科技、环保、中国创造为源动力,争取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央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空前,文化发展符合新经济的所有要素。南京文交所钱币邮票交易中心的快速发展符合国家产业规划方向,可谓占尽天时。
近日江苏金融参考报(省金融办内参)第111期的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文化产权交易场所能有效促进文化产业要素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流动,推动文化产权交易、企业改制、资产重组、融资并购、创意成果转化,促进文化与资本、文化与市场、文化与科技的紧密对接,对探索和发展文化产业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体系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省设有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和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其中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开展的钱币邮票交易打破了文交所发展的瓶颈,为全国的文交所发展探索了一条创新之路,2014年交易金额突破1000亿,居全国第一。”我来为广大投资人解读一下这段文字。第一,这是来自省金融办的文件内容,也就是说,这些内容是要向省委和中央汇报的,文交所钱币邮票的创新交易模式已经逐渐得到高层的了解和认可,我们有理由期待来自更高层面对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的指导与支持。第二,这种文化加金融的模式在全国各地文化产权类交易场所迅速铺开,对南京文交所是潜在利好。表面上看是资源被分散,实质上在金融领域有一个定式:赢者通吃。就是说哪一家能迅速做强做大,就会在资本、团队建设、资源等各个方面占尽先机。
第三,着重提到1000亿,1000亿是什么概念,江苏省去年的GDP是65100亿,和第一名广东仅差2600亿,也就是说,江苏省超越广东成为全国GDP状元的最大推手或将是南京文交所。南京市政府对文交所的规划是争取到2017年达到日均27亿,完成总交易额1万亿的目标。提出的口号是“交易额1万亿,向阿里巴巴致敬!”可见南京文交所的发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地利。
在中国股票市场还没有形成的时候,以投资收藏为主的邮票交易已经出现。80年代,街头邮市方兴未艾,到了90年代盛极一时,被广大投资收藏爱好者称为中国的小股票市场。而南京文交所钱币邮票交易中心的上线,让这个小股票市场越来越有模样了。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1990年12月的交易额只有区区91.7万,1991年全年不到10亿元。而南京文交所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成交额就突破千亿元。历史的积淀是钱币邮票交易的基础,而互联网和金融服务为这种新型交易插上腾飞的翅膀。中国有2千万以上的邮币卡收藏爱好者,这是人和。
南京文交所的发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作为投资人会员,应该看清方向,精选品种,长期持有。未来南京文交所的快速发展可以确定,但前途的光明一定会伴随着道路的曲折。只有那些看清趋势,并且懂得甄别品种的投资人才会走的最远、走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