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了个傻事,没事做写点东西,发出去一看,写在别的地方了。结果就一口气送下来,不想继续写了。
内容就不说了,无非还是一些牢骚,老声重谈的事情。
邮市火爆的定义,我们一直在参照97。有什么表现大家也清楚,是个邮票就在涨,市场没有打折票,垃圾满天飞的感觉有木有?而这几天的上涨,估计就让一些老邮民心头一紧。因为曾经的垃圾开始起飞了。
如果说当年的垃圾满天飞,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的话,现在大可不必过于担心。环境不一样,心态也不一样,大家的收入也不一样,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综合的来说,现在对于套票来说,还是刚过严冬,刚立春。
先说环境,相比去年同期,今年的人气是有所上升的。而对于去年,一些发行量百万的小版还觉得多的邮市,已现在的人气,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了,不管是收藏需求,还是上市需求,依然盘子太小。一个很显然的问题,我们举个很简单的数据对比,大家就知道如何满足不了了。就说最贵的03小版全套,假如存世极限量是30万套。每套6000元算高的了,但是总价只有18亿,05小版,就算极限50万版估计没有吧?1500算高点,不过7.5亿总价,04依然算个50万套,1000的价格,不过5亿。之后的几年,06算100万套,只有4个小版,算200顶天 才2亿总量。其中还没有排除出去单独分类的生肖品种。06以后的几个年份,排除生肖,还剩下什么?如果12年没有龙小版,没有延边的爆发,那么其他几个才多少的市值?从03-14年的小版,总市值应该保守算在50亿上下的规模,而其中已经上市的又有多少?没有上市的还剩余多少?真的不多了,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了。
另一个,收藏心态的不同,如果说97的时候,普通的收藏者是以年票为主来收藏,小型张,小版张是以单枚来收藏的,高端收藏者极少,是以版票和整封小型张收藏的,在如今都属于土豪行为。而如今,有相当一部分收藏者,是以整版来作为收藏基数的,小型张是以整盒收藏的。包括小版,也有部分相对高端收藏者,收藏全年大版,小版的整包品,以原包带好为佳,扣号此之,或原包带号,只后很小刀口的划刀的为第二选择,最少,是原包去皮的。更高端的,就不是收藏概念了,属于纯投资的,整箱小型张以上,整箱大版,小版等等。从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消耗,以前是贴信消耗,就是消耗,而现在,拆除原封,就属于消耗的范围。上市并不是集中了,而是一种变相的消耗。试想,如果上市要求是原包,原封,原箱的,除非上市前市场价偏低,无法取得更多人的价格共识。上市量小,那么基本上在一次高位,高调上市之后,此品种的原包品起码消失掉一大部分。之后此品种再次上市,估计市场上的原包品,很有可能不足发行总量的二十分之一。打个比方,谋小版发行量100万,原包也就是5000个,两次上市,上去了60万版,剩余的40万版,应该大部分都是零散的,估计百连全品的都不好找了吧?原包的,在其中不到十分之一,也就是4万版,200包,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而有的,估计连100包都没有了。而有的东西,别说以前的,就是近几年的,除了预定小版册里的,就是产品,礼品册里的,原包的就是不上市,估计都不足发行量的十分之一,假如是200万的小版,1万包的话,估计不上市,都不足1000包,上市后,估计就是14品种,都不知道能不能剩余100包。
说到这里,笔者自己都有点发憷,一旦有人以此观点开始立意收藏,那短时间估计看不出来,多年后,按存世量算不比珍邮多到哪去,或许成为新珍邮的可能性都有。当然再少也不可能少过更老的单枚都成珍邮的那些。谁去喊收下梅兰芳小型张的原封?当年才200封总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有1封还是两封?谁去喊收个一轮猴版原包,估计一群人吐口水,这个?真的有么?撤远了,就是新邮原包,估计肯下工夫收藏的有,但是也不是很多,很多都是高了就卖了,就上市了。多年以后,我们或许会发现,上市真正创造出的价格奇迹,并不是交易电子盘上的价格,反而是收藏者手中的新孤品。
再说下收入,97年大家的收入很多人的不足现在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为什么?不说当时的环境,现在邮市的主力,在当时,很多还都像笔者一样,属于青色少年,有的在高中,有的还在上学,基本上都没什么收入,而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或者说我们的叔父辈,阿姨辈的,依靠他们少量的收入,聚沙成塔的把很多现在都觉得高价的东西,在当时推到了比现在还高的地步。不能不说人多力量大。
每逢5的年代,都是大家缅怀过去,缅怀先烈的年代。今年也是,不过建国的艰辛,就是建国后,那么困难的年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先辈们是值得敬仰的。并不是说大话,国人要是放开了炒黄金,人说了,中国大妈可以在半年内让国际金价上涨50%。黄金不比别的,如果国际金价上涨百分之50的话,相当于现在国内股市再上涨两倍,邮市再上涨10倍的概念吧?这就是国人的力量。
说到这里,只是再说人气的重要,如果人气在发展下去上涨50万,哪怕每人投入1万,50亿的真实投入,就可以让500个品种,在现价基础上翻翻。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强调,光小版一类的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了。那么每年几十个品种,历年积累下来的几百上千个版票品种就到了爆发的时候了,也就是大版和套票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一直在说大版盘子太大,总有量积累到一定地步,可以发动的时候。当参与人数超过200万的时候,就意味着,不是一般个别品种的阶段性上涨,而是普遍上涨和不断爆发的到来。相信现在已经开始了。
希望大家再坚持下,春天已经到了。
邮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16 15:07:57编辑过]
笔者一直认为,一些短腿,直接量少的品种,对于市场起到的作用就是激活的作用。对于邮市今后的发展,真实贡献更多的也还是在激活人气的作用。之前总有人说邮政利用短腿骗钱什么的。个人认为,除了发行价格过高的四连体型张,其他发行量几十万,甚至几万的,真骗不上什么钱,发行价格才几十,一两百一册,就说十八大评选,160一本,发行个5万不过800万,而相当一部分的钱,是为了补偿开每年发行大会省公司的开支的。或者开会地开销的。引起的效应更多的还是在激活上,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行情不好,长江版票发行哪怕只有1200万,估计都会打折到10快以下。行情带起来,稍微热一点,涨到30 都带动了多出1个多亿的效益,这不比发行10个短腿品种还捞的多么?就这么个道理。现在短腿上涨,只是起步阶段,大可不必过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