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作为一名在A股和期货市场“搏杀”了多年的老投机客,来到邮币市场自然是对各种新机会非常好奇。邮币是个新兴行业,又因为行业内部竞争程度比较高,为了吸引客户和资金,各家交易所真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除了开户入金赠送各种“礼品”,还有文交所的领导们和手下大庄家琢磨出来的券商模式和圆顺模式等。
券商模式与圆顺模式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力图通过源源不绝的后续资金,维持盘面的持续上涨,并以此吸引更多的客户,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两个模式的不同在于:券商模式的后续资金来源于经纪商“一推十”、会员“一推十”所吸收进来的新会员;圆顺模式的后续资金则来源于四个层级根据获得信息先后顺序,自然形成的先后资金流。
一、券商模式
券商模式下,存在初级、一级、二级、金牌经纪商,每个经纪商都能按照自己层级获得配售原始股。在“打新不败”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获得更多配售的意愿;那么,为了达到目标,就必须发展会员以提升自己的层级。这么一来,每个人都有激励和达到目标所获取的回报,同时采用“券商模式”的交易所也能持续获取新客户。
券商模式应该说获得了比较大的效应和成功。骆超及其团队高超的营销能力,造就了北京福利特的神话。但我们也看到,学习或者说照搬该模式的交易所,一个个都经营惨淡,根本就达不到福丽特的成就,原因也在这里。即券商模式的成功,并不在于交易所资质、藏品优劣,而在于团队的营销水平和核心人物的人格魅力。券商模式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直销”,只是销售的对象变成了上线藏品,销售返点变成了原始股配售。直销团队能发展到多大,绝不是取决于产品的好坏(当然也不能太次),而是决定于营销手法和发展下线的艺术。
二、圆顺模式
圆顺模式下,所有“圆顺模式粉丝”自觉自愿地分成“主力、VIP托管账户、二级经济商以及普通交易用户”这四个层级,自觉自愿地承担“拉升盘面”的任务。至于为什么普通散户愿意去帮人抬轿,那是因为圆顺告诉他们后面还会有更多的人来帮前面的人抬轿。只要盘面不停地上涨,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模式里面来,这样就会维持上涨格局了。
圆顺模式为什么只能一只一只票来做呢?原因首先当然是为了聚拢资金。做什么票不重要,重要的是钱够不够多。一次只做一只藏品,还有聚拢人气、吸引目光、形成示范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可以像小米的雷布斯那样玩转饥饿营销。这段时间也就这么点机会,错过了的话,要不就得高位接盘,要不就要等下一只标的出现。不愿意接盘的投资者在等待的过程中心急如焚,眼看圆顺操作的藏品扶摇直上,收到新的圆顺品种消息时,自然是要立马扑上去啦!
三、我见
有文章认为券商模式就是传销,圆顺模式就是庞氏骗局,将这两个新玩法一下打入十八层地狱。我看倒也不必如此。说实在的,券商模式的确与期货市场“中间人”制度很像,而圆顺模式又何尝不是将股票市场里主力收集筹码拉升、再在最火爆时派发这一过程变得透明化了而已?早已经是资本市场玩过的游戏了,只不过在这个新兴市场,前辈们还要再将这些路再换个方式走一遍,看看怎么走最有效罢了。
跳出来看这些模式,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要你的盘面不会涨到天上去,只要它还有价值回归的一天,就是个零和博弈的局面,并不会有模式所鼓吹的“共同富裕”。要“共同富裕”也可以,盘面涨上去以后维持在一定的高位不要掉下来,然后持仓者不卖出,交易所通过某种方式对持仓者分割自己的利益进行弥补。总之,“共富”的前提是文交所切实地创造财富。如果这些模式真的聚拢了人气,能够将文化产权交易、钱币邮票这些艺术品介绍给了普罗大众,同时赚到鉴定费、托管费、手续费佣金等,这些尝试就是有益的。
抛开各种各样的“模式”,冷静下来看投资者们的评论。实际上,投资者们痛恨的并不是交易所让自己“亏”,而是交易所让他们感觉自己“受骗”了。是悔恨、愤懑,让那些人攻击自己的文交所,因为他们曾经将信任交付给那些口口声声告诉他们“包赚”的人,是那些人引导他们来到这个风险巨大的投机世界。也就是说,文交所用什么模式不重要,你怎么营销都没关系,最关键的是你不能提供虚假信息,或是把关键信息包装、隐藏甚至替换,骗取客户的信任。人都不会不讲理,提前告知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自然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各种“模式”再高明,最后却让人意识到只是一个精美的骗术——仍然只是为了骗投资者的钱,通过“模式”流转到自己和庄家的手中——那就属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终究还是会把交易所玩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