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欧美等西方国家不同,作为第二大投资市场的中国邮市,历来作为流动资本阻击的对象,每年都会掀起或大或小的波澜,即使是市场最不景气情况下,也时常会有黑马出现。在政策和投资环境稍好的条件下,更是黑马奔腾,短期上涨幅度远非股市所能比,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品种不在少数,或许这就是邮市能吸引有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现在市场已经下跌很长时间了,今后还有没有希望?本文试分析之,作为与大家探讨。
一、行情启动的现实性
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实际上是要把中国过剩产能推到世界消化,相当于中国又当了一次类似于80年代的包工头。只不过这次是以国家面目出现,并且实力远远超过原来的个体户。据到泰国、越南等国家旅游的朋友讲,这些国家首都建设还不如中国的一个县城,比如缅甸全国竟然只有3.5公里的铁路,还是刚刚修上的,说明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做,也一定能做好。当中国成为暴发户,手里有更多的钱了,国家和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改善。借用一句话:只要风足够大,就是一头猪也能飞上天。在文化领域,钱到位了,就是炒作,也能把中国邮票推向世界。邮市,行情想不来都难。
二、行情启动的历史和文化因素
炒作并不仅仅是中国的特权,而西方特别是美国邮票几乎没有炒作,没有行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历史太短。美国200年的历史也就相当于中国晚清时期,最多到鸦片战争前面一点而已。明、唐、宋、秦、汉?对他们真的是天方夜谭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中国地底下时常发掘出来的那些古物就够他们发行N年的。没有历史文化,没有题材,可怜的一点人物和风景,这也是美国邮票连志号都没有的原因。可以说,在这方面,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中国相比。中国邮票不仅可以炒,而且品种花样翻新不用重复。
制约因素当然有,现在来看,一方面是资金和投资环境(交易平台),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还是政策。
一、交易平台。随着各文交所大量涌现,交易平台问题基本解决了。文交所成立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其短视也给自己、给投资者,同时也给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风险和巨大的隐患,要规范还需要时间。同时,盲目上市,不计成本地抢新邮筹码,给了中邮可乘之机,造成近几年天量扩容,遗害无穷。
二、政策。改制以后,中邮集团完全把邮票当成了一种商品,邮票几乎失去了文化、收藏的属性,更不用提流通了。赤裸裸发新邮圈钱,丝毫不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市场完全成了他们的提款机。
上述两点实际上是可以利弊的互相转化的,也能实现良性或恶性共振。而文交所和中邮集团的相互磨合和达到平衡的时间和程度,将决定中国邮票市场的未来。
wangwei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