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存量势力庞杂
反观2016年,艺术品市场新的行业格局、新的交易经营模式、新的平台曾不断涌现,创新和变革虽让整个行业面临严峻的形势,但近一年交易场所增量数字却是惊人。
据搜狐财经数据:2016年4月5日到2017年4月4日,世界交易场所数量中国位居第一。成立带“交易中心”字样的企业超过5000家(可能有重复计算的错误字数);成立带“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字样的企业为799家;存量的带“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字样的企业超过5000家,而年内注销带“交易中心”字样的企业有251家。
全国交易场所数量分布图(仅供参考)
该数据统计的背后令人惊叹的不仅仅是让人诧异的个体数量,更代表一股极为庞杂的市场势力,无论是转型还是淘汰其市场影响和时间成本都将是巨大的。
2、异地迁移是活路?
近日,文交在线获悉行业已有一线平台谋求转型和制定关停之后的预案,异地迁移成为了面临转型和关停压力平台的一条似乎极为可行的出路。
按照清整联办31号文件要求每个省在出台分类撤并方案时,一类一家为原则,避免无序竞争。据了解目前中西部省份政策回旋余地相较东部更大,部分西部省份地域甚至未有成规模的钱邮电子交易平台的工商登记记录。
平台关停面临着极为沉重的历史包袱和客户诉求需要应付,其棘手程度不言而喻,有平台负责人对文交在线表示:一旦处理适当引发群体事件其后果不是我们能承受的,能保留我们会竭尽所能。
眼下,虽各平台在提交整改方案,需要4-5月间才能见出分晓,但一些平台负责人表示对通过现有属地监管层的审核并不乐观,即便通过后面仍然会面临被撤并的巨大压力。
据小编获悉平台与平台间的会员资源合作甚至更大尺度的事宜已在悄然进行。
据业内人士分析:整顿当下,或有平台难以避免整改业务方向,但不同的标的物有不同的模式,交易市场并不单单局限于钱邮,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这个市场或能豁然开朗了,而在整顿的“催化”下还真的有可能逼出新的市场来。
是否倒逼有效,目前尚未可知。但确实一些行事大胆的平台嫡系势力,更是直接将“交易”二字改为了“电商”,并套用一个全新的品牌重新支锅开张,玩概念。
3、清算中心也成转型力量
对于以交易所市场为生的清算中心(所)而言,转型一词也被提上日程。国内清算中心领域一资深管理人士对文交在线表示,曾有高校教授在与其交流过程中形容清算中心为拍脑子的半计划经济产物。
其指出清算中心成立大家并未想明白。后面要做什么,没有远景规划,市场气候一旦恶化赖以为生基础便快速消失只能转型。至于转啥,便只能自己在一片黑灯瞎火中摸索。
对于清算中心本身来说,自己在身份认同上比较尴尬,不是金融机构,也不算是牌照资源。
并表示未来交易场所市场内留存下来的角色一定也是紧跟政治不能乱来的,成为了场内色彩。国家层面的期货交易所信用足够,不需要清算中心。
其再次言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道理,认为民间暴利的行业,灰色地带的璀璨了3年,大家钱也赚的差不多,历史使命结束了,清算中心利用第三方清算身份不做地方交易场所业务,转型做其他业务很容易被视为做了支付结算的活。
按照该名人士的看法,清算中心只有转型,不然就成为了短暂的历史故事或者在尴尬的身份认同问题里造出几件热闹事。
行业目前的过分安静,就像是等待暴风雨来临的前夕。留存下来的各派人士都在熬也在赌。
无论是交易场所还是围绕交易场所开展实际业务的清算中心,630已成为极为敏感的3位数字。行业内目前尚留存的一些藏品发行人出于谨慎起见,都中止了与上市相关的各类事宜,即便平台上市对接工作尚属正常。
对于后期各省新政,各路消息纷杂,有人表示在其接近地方监管层后,后市上市控筹率要将至3层,亦有消息表示仍有新所要开。无论消息多寡,我们仍然保持在同圈内人士多次交流时提及的一个观点,最冷那刻最暗的那刻或许还没来,还需要付出相当耐心和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