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990-2016邮票发行量统计
(不计生肖票,小本票,小版张) 单位:万套
年份 |
最高发行量 |
最低发行量 |
平均发行量 |
1990 |
3761.65 |
748.25 |
1914 |
1991 |
5049.7 |
883.6 |
2138 |
1992 |
10700.2 |
2073 |
4522 |
1993 |
19406.5 |
3053.7 |
5935 |
1994 |
15606.75 |
1673.6 |
4435 |
1995 |
5204.2 |
2172.4 |
2790 |
1996 |
3781.75 |
1625.2 |
2265 |
1997 |
5795.75 |
2120.56 |
2878 |
1998 |
4199.9 |
2999.9 |
3220 |
1999 |
2353.35 |
2109.19 |
2569 |
2000 |
3148 |
1719.8 |
1932 |
2001 |
2880 |
1450 |
1732 |
2002 |
1600 |
1090 |
1267 |
2003 |
1250 |
820 |
911 |
2004 |
1250 |
930 |
1025 |
2005 |
1500 |
820 |
1064 |
2006 |
1296.63 |
680 |
861 |
2007 |
1599.51 |
859.98 |
1071 |
2008 |
2200.28 |
1049.34 |
1238 |
2009 |
2000.08 |
979.94 |
1175 |
2010 |
2000.28 |
900 |
1113 |
2011 |
1749.99 |
910 |
1092 |
2012 |
1850.16 |
980 |
1143 |
2013 |
1779.99 |
959.99 |
1216 |
2014 |
1699.99 |
989.99 |
1271 |
2015 |
2879.75 |
1119.8 |
1659 |
2016 1-6月 |
3799.89 |
1299.98 |
1869 |
▲1995年世乒赛小全张、1997年香港回归金箔小型张非预定户供应品种,没有计算在内。
从90年代开始邮票发行量呈稳步上涨趋势,1991年比1990年上涨200万套。1992年作为编年元年上涨幅度最大,上涨112%,达到了4522万,1993年再次上涨,比1992年再上涨31%。到了1993年发行量已经是1991年的2.8倍。1994年开始由于发行量盲目扩大,邮总不得不采取减量措施,这一措施连续实行了三年,1996年平均发行了降至2265万,接近1991年均量,从而诱发了1997年邮票大潮。
1998年邮总看到了减量的甜头,预定数量的增加使得邮总再一次加量。但没有预想到的是1998年邮市已经溃败,发行量的增加加重了邮市的崩盘速度。1998年比1997年均量增加12%。为了刺激市场,吸引更多邮人回归从1999年开始实行连续八年的减量政策。
1999年减量首年幅度最大,比上一年减量近700万,幅度达到20%。尽管幅度不小,发行量一下子接近1995年,但市场依旧不买账,还得继续减量。2000年在1999年的基础上再减量600万,减量幅度高达25%,这一年发行量已经接近1990年水平。尽管如此市场依旧不死不活,2001年邮政进一步减量,减量200万,2002年再减500万,2003年再减300万,到了2003年和2000年相比已经减量1000万,均量降至871万。2003年的均量仅是1993年的15%。
市场依旧萎靡不振,但邮总又开始加量。2004年加量100万,2005年加量50万,好在加量不多,对市场影响有限。这时候市场已经越变越坏,到了2006年邮总知道如果不下死手减量,整个邮市将濒临死亡。2006年邮总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量200万,达到了861万,并且出现了最少发行量680万的邮票,这样一来,2006年成为1987年以来发行量最少的一年。
实际上2006年的减量效果还没有彻底释放,2007年再次增量。毕竟2006年如此少的发行量影响了邮政的收入,连产品册都没量可做了,六七百万的量已经到了底线。在2007年预定量并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比2006年增量200万,恢复到2005年水平。之后的2008年奥运之年,预定数量增加较大,发行量继续扩大,比2007年再增加200万,这样一来,2008年恢复到了2002年水平。
2009年开始邮政采取发行量稳中小幅下降的政策,连续三年,发行量降了150万。到了2011年已经降至2007年水平,但还是比历史最低点的2006年高出不少。但好景不长,2012年开始随着套票的炒作兴起,发行量再次开始上涨,但幅度不大,依旧是稳中小幅上涨,2012-2014三年仅上涨了150万,到了2014年恢复到了2002年水平。这时候正是编年新邮炒作最热火朝天的时候,2015年预定量增加不少,于是2015年开始继续增量,以前的小步慢跑政策改成了50米冲刺,2015年发行量比2014年竟然一下子增加了近400万,幅度达到30%。尽管如此2015年邮票的市场依旧不错,2016年邮政继续增量,根据已经曝光的上半年发行量来看,2016年上半年增量200万,竟然出现了3800万的天量,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邮票发行量是决定价格的根本因素,也是邮总调节市场最有效的手段。2016年下半年的发行量是否会减少我们尚不可知,但今年的行情之差有目共睹。大面积新邮打折仿佛让大家回到了90年代末,看来是时候减量了,这次就看邮总是否能以宁缺毋滥为原则彻底让利于民了!
来源:上海东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