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加强文化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软实力的建设。我国经济在经过高速发展之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对有文化、精神等层面的追求,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而近日《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正式下发,则为我们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行业和保障措施。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文交行业来说,这也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至于最终能够取得怎样的成绩,还要看我们对机遇的把握与努力的方向。我们都知道,1月9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召开;2月10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强调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是重点整治对象之一,违法违规交易场所要限期整改……6月30日仍未整改、规范或通过部际联席会议验收的交易场所将予以撤销、关闭,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停止提供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从整体上看,交易场所的改革转型可谓是势在必行。
于是,各大平台也都开始了积极探索,寻求一种新的模式与可供转型的方向。在众多思路之中,一些交易所向非遗方面的发展引起了小编的注意。例如华中文交所、中国艺交所、南方文交所等都在这方面做的有声有色。
其实与众多文化产品相比,非遗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稀缺性,防伪技术认证的完善使得非遗作品造假难度较大,非遗保护传承也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非遗代表的匠心和匠品价值内涵使其有较大的升值空间。非遗产品进入文交所交易,这时的文交所就相当于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的整合功能作用下,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变现有非遗艺术品的需求与供给状况,也可以大幅度地推进非遗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融合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本身既具备收藏属性又具备使用属性,同时又具备消耗属性,这就为产业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能更加深入地激发市场消费,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另外,非遗产品还具备限量属性以及延展属性,相对来说,这也赋予了它一种自身所独有的特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非遗产品成为文交所的一种主流产品后,喜欢非遗的投资者也会成为文交所的主流人群,并会产生很大的用户粘度。
当线下业务被逐步重视起来后,投资与消费之间将会得到一个更好的平衡,让更多的人走进文化消费,再由消费进入文化投资,对于文交所来说,这或许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在当前环境下,文交所积极探索勇于尝试是一件好事,虽然究竟哪种模式才是其转型的最佳选择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这种去挖掘和抓取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艺术精品等上游资源并最终真正让有价值的艺术品实现价值型运作的方式还是很有意义的。在文化产业规划文件下发之际,相信行业在经过一轮“磨洗”之后也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重新走上发展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