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海市文保中心获悉,自上海去年开展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工作以来,上海文物商店、朵云轩集团、上海市收藏协会三家试点机构已接待近万人次咨询,鉴定藏品3万余件。因咨询需求居高不下,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市文保中心”)新增为又一家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机构。
上海市文保中心门口的市民排起长队。胡巍
供图到了咨询时间,上海市文保中心门口的市民排起长队,他们多数表示,自己是在电视上或网络上了解到这次活动。此次咨询活动鉴定门类分别为:瓷器、玉器和钱币。咨询室内,三位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市民提供服务,他们分别是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研究员周丽丽、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研究员王正书、上海钱币学会常务理事周延龄。
在上海市文保中心提供鉴定咨询服务的三位专家介绍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摄
来自张家港的张先生带着自己收藏的两个瓷碗前来鉴定,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玩收藏已有十来年,花费了近十万,但自己属于外行,并不懂门道。
“两个瓷碗花了几千块,之前在一家私人鉴定机构鉴定过,说是真的(文物),值几万块。”张先生说,当时鉴定费是按鉴定物品价值的一定比例收取的,“后来那家机构好像是被查了,东西拿回来,鉴定费没退。”这次他专程开车来上海,想鉴定清楚这两件藏品。
文物鉴定咨询现场,周丽丽为市民普及瓷器知识。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摄
周丽丽拿起瓷碗,观察其釉、花纹、图案、碗底……她告诉张先生,两个瓷碗均是现代仿宋瓷器。“这两个瓷碗的釉非常新,花纹及婴孩图案也不符合古代审美,综合来看也不算是很好的仿制品。”
确认了藏品的真假之后,张先生表示,以后不会随便收藏了,同时希望“这种活动多办办”。
文物鉴定咨询现场,周延龄在记录藏品情况。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摄
专家:市民的藏品以仿品居多
周丽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大部分市民拿来鉴定的藏品都是仿品,尤其是从外面买来的,仿制的比例较高;相对而言,从家里长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藏品,仿制比例低一些。
同时,仿制品也有优劣之分,一位年轻市民带来的两件瓷器也被周丽丽鉴定为仿制瓷器,但她认为,其中一件瓷瓶工艺细腻,造型优美,放在家里装饰也很好。该市民坦言,当初花了3000元买了这件瓷器,周丽丽表示这个价格还算适合的。
瓷器、玉器、钱币鉴定同时如火如荼地进行。另一位老年市民带来了一个玉石挂件和一件瓷器,分别向王正书和周丽丽咨询。他说,玉石挂件是母亲送给自己的,瓷器是自己在地摊上花15块钱买的。
王正书为市民讲解玉器。
胡巍 供图
王正书用专业手电打光,从正面、反面、侧面仔细观察了玉石的纹路、质地、图案,最终告诉这位市民,这是一件白玉挂件,时间应为清朝至民国,品相好,挂件上的图案是“刘海戏金蟾”。此前,周丽丽已鉴定其带来的瓷器为现代仿制品。完成咨询后,这位上了年纪的市民把挂件又戴回颈间,笑眯眯地走了。
王正书从去年开始便在朵云轩集团为市民提供公益咨询服务。和周丽丽一样,不论市民带来的藏品是否为仿制,他都会跟市民解释说明清楚藏品的基本情况。
公益鉴定应民间“收藏热”而生
事实上,早在4月25日的“市民政务通-2018民生访谈”节目中,上海市文广局局长于秀芬已透露了6月9日的服务点增设。
近年来,随着民间“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诈骗公司收取高额鉴定服务费、开具不具有权威性的鉴定证书等现象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公益鉴定咨询服务,旨在规范文物鉴定咨询机构的鉴定咨询行为,维护文物鉴定市场秩序。
上海市文物局文物保护管理处副处长、国家文物责任鉴定员胡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去年3家试点机构反映良好,没有接到过投诉,民众对文物鉴定的需求很高。
“鉴定开展以来有一个过渡时期,”胡巍说,刚开始的时候,市民拿来鉴定的藏品真品率相对较低,可能还不到10%,“当我们的服务工作相对深入、长期、固定以后,取得了市民信任,他们会逐渐把一些相对好的东西再送来(鉴定)。”
胡巍还介绍,上海市文保中心在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指定为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上海管理处,“我们的场地、专家和单位工作人员提供的服务是专业并且优质高效的。”
今后,上海市文保中心将开展常态化的鉴定咨询服务,普及文物收藏知识,为民间文物收藏向良性发展搭建平台,时间为每周二13:30-15:30。此外,上海市收藏协会、朵云轩集团、上海文物商店三家机构分别仍在每周一、三、四下午提供公益鉴定服务。鉴定咨询不收取任何费用,市民委托鉴定时需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本市和外地人士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