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2018年07月13日 澎湃新闻
作者:高维啸
近日,经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这份名单再一次体现了我国对非遗保护、发展的重视,但从名单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数据来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沉淀,也要有活力
根据新华网报道,第五批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达到了63岁,其中40岁以下传承人占比不足1%,与之相对的,60岁以上的传承人占比达58.3%。根据前四批传承人公布的情况,经过计算后可以发现,到2018年,前四批代表性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已达到了78岁,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现象明显。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性人物”可看作是某一非遗项目的领军人物,从5批代表性传承人的平均年龄来看,其技艺熟练水平、对文化底蕴的认知深度不容质疑。但不可忽视的是,年龄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承人对社会发展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新事物接受程度,这也是公众对多数非遗项目不感兴趣、认为其内容和形式的陈旧的客观因素之一。
另一组数据同样反映出了当前非遗传承人“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根据光明网报道,截至2016年8月,文化部公布的前批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已有250人离世,占比达到12.6%;据华龙网报道,在2015年1月,这一占比为11.8%。随着时间的流逝,离世传承人的比重在今后或将进一步扩大。
为避免传承人断代的危机,2015年,原文化部启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利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这种数字化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非遗的传承。不可否认的是,一个非遗项目一旦进入这一环节,那么该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失传”的可能性就会更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保证非遗项目的有效传承,各地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在非遗扶持的过程中,可以用更多的方式去实现传承人的保护,扩大扶持、保护的范围和形式,丰富考量维度,利用多种形式或荣誉来推动青年群体在非遗传承领域的地位,加强传播与推广力度,强化青年传承人的影响力,增进社会认同,以此激励其“匠心”,通过创造性发展,提升公众对非遗及非遗衍生品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实现更好的保护效果。同时借助非遗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接受非遗、关注非遗、愿意加入传承的队伍,以此实现濒危遗产甚至“断代”遗产的有效传承。
“生产性保护”,真正需要的并不仅仅是电商
除了价值认同之外,行之有效的市场化手段也应当成为非遗保护环节的重要一环。“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去”依然是大多数非遗项目传承状态的真实写照,其中生活困境是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回顾过去,可以发现非遗中的诸多项目其根本上就是通过商业化流通来维系传承的,其本身依然具备流通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让非遗文化与市场成功对接,通过市场流通实现非遗“活态化”发展,以流通实现传承思路是具备较高的可行性的。
当前,已经有不少地方政府和传承人已经认识到了市场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各类电商平台陆续上线,地方政府、企业、机构与知名电商的合作曝光频繁,这些合作和尝试为非遗的流通提供了较好的渠道和空间。
从实际的运营效果来看,似乎尚未取得让人满意的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属性传递的不到位。在缺乏普遍文化认同的背景下,非遗衍生品脱离本身所处的文化、自然环境后,附加值难被用户接受,尽管部分产品正在向日用化、生活化转变,但实际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依然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来实现功能性替代。非遗衍生品在稀缺性、艺术性和文化底蕴所具备的附加价值难以得到认可和有效转化。
某非遗专业化电商平台产品销量(品类销量排序最高的商品,前台显示销量均为0)
因此,若单从产品设计、渠道建设上来投入,非遗很难实现产业生态的突围。非遗的商业化运作更需要的是整个产业链在文化层面投入更大的力度,只有获得了更高的文化认同,附加价值才能获得有效传递,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传承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认同,破题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困局。
(作者系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舆情分析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