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关于邓拓的收藏 你了解多少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9/29 19:49:00

  来源: 大收藏家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注:另有一说为邓殷洲),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福建闽侯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他还是一位书画收藏大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邓拓

  红色秀才

  福州西南有乌石山。1912年2月6日,居于乌石山下“第一山房”的前清举人邓鸥予喜得贵子,这位曾在广西任知县的教书先生给孩子起名邓旭初,这便是邓拓的乳名。

  家乡是历史名城,家庭是书香门第,这给邓拓幼年一个极好的成长环境。邓拓五岁能背古诗。他还常跟二哥上山临摹岩刻。他们用毛竹做成扫帚笔,蘸清水,在石碑上描画、习字。邓拓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这很得益于当时练就的苦功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 沈周 前后赤壁赋图 邓拓旧藏 现藏中国美术馆

  1929年,邓拓高中毕业,从闽江口乘船到上海,考入光华大学,后辗转就读于上海法政学院和河南大学社会经济系。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引用了清代包世臣的诗句:“补读平生未见书。”他求知欲望极高,读了很多书,做了大量的资料卡片。

  1930年,18岁的邓拓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然后以笔做刀枪,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1937年他到达解放区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华总分社社长。1942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一周年时,邓拓为《晋察冀日报》撰写《纪念七一,全党学习和掌握毛泽东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毛泽东思想的论著之一。1944年5月,他主持编辑出版5卷本《毛泽东选集》(晋察冀版),是中国革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北平和平解放后,邓拓任***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部长。1949年秋,38岁的邓拓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同年冬,受聘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8年,因为毛主席批评邓拓是“秀才办报”、“死人办报”,他被调离人民日报社,在彭真协调下转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思想文化战线工作,并主编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1959年,兼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领导小组组长,出版《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1960年,兼任***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邓拓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清 郑夑 石畔琅玕图 邓拓旧藏 现藏中国美术馆

  1961年3月,邓拓开始以“马南邨(cūn)”为笔名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开设《燕山夜话》专栏,共发稿153篇,受到读者喜欢。他的杂文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悍、妙趣横生、富有寓意,一时全国许多报纸杂志争相仿效,开设了类似的杂文专栏,为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苑增添了生气。后来,他与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撰写《三家村札记》杂文。“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们三人被打成所谓“三家村集团”,邓拓身心受到极大摧残,1966年5月18日含恨自尽。

  1979年2月,邓拓恢复名誉,其追悼会于9月5日下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

  1994年,福州邓拓故居修复,建成“邓拓纪念馆”。

  邓拓著作有《邓拓散文》、《邓拓文集》、《邓拓诗词选》、《中国救荒史》等。

  大才子的红色收藏

  邓拓是大才子,不仅能诗善文,也爱好金石刻印、绘画书法。他常用的刻印有:邓拓、左海、马南邨、马南邨人、邓云特等。邓拓善画,但他留下的画不多。1987年12月,北京中国书店还出版了《邓拓书法作品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和平鸽 蒋兆和画、邓拓题字

  邓拓的收藏始于战争年代。作为一位著名的“笔杆子”,邓拓要为写作而收集、整理各类资料,他的收藏生涯便是从收集和珍藏革命历史文献以及毛主席的诗词和手迹开始的。起初,他的收藏是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为了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的精神、体会毛泽东思想,久而久之,收藏的理念也就潜移默化地变成了他的生活乐趣。

  邓拓十分注意搜集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和手迹,像《新民主主义论》的复写稿,排印以后,他就把稿子要去珍藏起来。据周明先生回忆,1942年他在《晋察冀日报》社编辑部资料室工作的时候,邓拓打过招呼,凡是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出版的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和研究毛泽东同志著作的书,都要送给他一份。

  1946年,画家尹瘦石来到张家口,邓拓闻讯连夜赶去,只为一见尹所珍藏的毛泽东《沁园春·雪》手稿。尹瘦石颇为感动,就把毛主席给柳亚子先生的信也一并拿出来欣赏,邓拓便不辞劳苦地把两份毛泽东手书墨宝连夜另行制版,天明时终于制成了十分酷肖的复制品。后来,萧军感其真诚,还破例把毛泽东的亲笔信也交给邓拓临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毛泽东1945年给柳亚子书写的第一件《沁园春·雪》

  1948年4月,政治局曾在阜平县城南庄开过一次会。毛泽东把他《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交给《晋察冀日报》发表,打出清样后,毛泽东连续校对了两遍。新华社是根据毛泽东最后校对的清样,向全国发播的。邓拓把报社的两份清样都珍藏了起来。

  1948年,党中央发布“五一”节口号,第五条“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毛泽东亲笔写在原稿上的,邓拓珍惜这份手稿,嘱咐排完后立即把手稿交给他收藏。

  但是,在今日的收藏界,收藏家邓拓的名气不是来自于他曾经收藏的那些革命历史文献,也不是因为他能够收藏到毛主席的诗词和手迹,而是因为他对中国历代书画的收藏。

  邓拓的中国古代字画收藏

  在邓拓去世18年后的1984年,杨仁恺和周怀民合写了一篇文章,作为《邓拓同志藏画专辑》画册的序言发表,其中就介绍了邓拓开始收藏历代书画的情况:“三十年代起,邓拓同志就对中国美术史发生了浓郁的兴趣并具备深厚的修养,但要写成有分量的专著,单靠资料的摘引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从五十年代后期,即着手搜集所需的实物资料和大量的参考文献。日积月累,由粗到精,几乎花费了他绝大部分的公余时间和全部稿费收入,甚至把工资也搭了进去。这种专心致志不畏困难的精神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宋 陈容 《云龙图》,绢本水墨,纵112.5厘米,横48.5厘米,邓拓旧藏,现藏中国美术馆

  邓拓的收藏规模到底有多大?据学者孙炜研究,约有500余件,其中70%是中国古代书画。

  1964年,邓拓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145件精品,如宋代陈容的《云龙图》、元代高克恭的《云山图》,明人沈周《萱草葵花图卷》、唐寅《湖山一览图》、吕纪《牡丹锦鸡图》、仇英《采芝图》、清人恽寿平《桂花三兔图》、华喦《红白芍药图》等,还有最最重要的国之瑰宝——苏轼《潇湘竹石图卷》。除了这些,之前为了购买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而被荣宝斋挑走的24幅作品,也都曾经是邓拓的收藏。以上收藏品,是邓拓先生生前自己处理的。

  1984年8月,经唐云(详情参考:大收藏家348期:唐云,八把绝世曼生壶,能有几人成知己)、苏庚春、莫稚三人争取,邓拓夫人丁一岚将36件套书画无偿捐给深圳。后来担任深圳博物馆馆长的杨耀林说,“接受到这么丰厚的捐赠,其中有一些是国宝级的东西,要是对丁一岚没有一点表示,感觉心里愧得慌。那时财政窘迫,钱不多,只拿出2万元向丁一岚表示一下心意。丁一岚一再回绝,但拗不过我们,只好收下了。等我们走后,丁一岚把这2万元捐给了当时‘爱我长城、修我长城’基金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明 文徵明 夏木垂阴图 邓拓旧藏 现藏中国美术馆

  在邓拓去世近40年后的2004年11月9日,他的长子邓云先生将自己继承的父亲邓拓的旧藏,交北京嘉德拍卖,为此,嘉德举办了《紫藤斋藏中国书画》拍卖专场,图录号是从1861—1908,共计47件之多。“紫藤斋”就是邓拓的斋号。从年代上看,主要是古代书画和当代画家的作品。在古代书画中,包括了许多大名头,如五代南唐的周文矩(传)、徐渭、董其昌、金农、华新罗等,还有康熙皇帝、慈禧太后的作品,都是真迹,而唐寅、仇英、赵孟坚等都不真,所以拍卖公司在图录上标明为“款”,还有些明代佚名的作品,却是非常的精彩,如明代的“七童采果图”。最出名者,应该是历史名迹周文矩(传)手卷《真妃上马图》,原为清宫旧藏,著录在《石渠宝籍·三编》中,后被末代皇帝溥仪私盗出宫后在长春散入民间,解放后被邓拓收藏。杨仁恺先生对这件《真妃上马图》写过专门的鉴赏文章,说:“我曾经向已故的名鉴赏家张珩同志交换看法,他和我都认为属于宋人摹本,买王得羊,因而留下了唐人的风貌,已经是弥足珍重的了。”在当代画家的作品中,有黄胄、李可染、谢稚柳、周怀民、吴作人、董寿平、唐云、郭沫若等,都是他生前好友,是文人间相互赠送的作品。

  在2010年北京的秋拍上,北京中鼎国际也于11月19日出现了一个小专场,是邓拓先生另一子女送拍的,图录号为922—948,共26件。其中包括文徵明书法手卷《西山诗十二首》、黄道周《行书》、恽寿平扇面四幅、罗聘的《鬼趣图》和林则徐大幅《行书》等。其中,林则徐大幅《行书》约14平方尺,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北京中鼎的拍卖中,也出现了一些邓拓收藏的小杂件,如唐代的小佛像、宋代的小铜镜和明代的小印章等,说明邓拓先生的收藏兴趣非常广泛。

  这些作品,都是他在解放后收集的,极大部分是在所谓的“内柜”里购买的。邓拓工作之余去得最勤的地方就是《荣宝斋》。一点不夸大地说,他几乎踢破了《荣宝斋》的门槛。尽管邓拓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其收入不菲,但是,他有四个子女需要他的工资和稿费来抚养,却依旧在十几年间能够收藏到如此丰富的藏品,可见其对书画艺术的痴迷程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清 石涛 江干访友图 邓拓旧藏 现藏中国美术馆

  应该指出,在邓拓先生收藏的这些中国古代书画中,有相当数量的藏品不真,说穿了,他当初买的就是赝品,如前文所指的唐寅、仇英、赵孟坚等人的作品。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你要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藏家,所要经历的道路是多么艰辛而漫长。邓拓先生是高级干部,又是著名作家,好朋友都是如张珩(详情参考:大收藏家364期:张葱玉,亿万资产半付收藏半付赌场)、谢稚柳(详情参考:书画鉴藏家谢稚柳:对画就像对人一样,要持慎重态度。)、杨仁恺、唐云这样举国闻名的一流大鉴赏家,却依旧饱尝被“打眼”之苦,可见这个收藏市场自古以来水是多么深多么混,鉴赏古画的难度又是多么高。他拥有那么多一流鉴赏高手做朋友,却还是常常被打眼,令人怀疑他在上手前并没有认真与这些高手朋友共同商量,显得过于自信,因此才被打眼。这与他的才子个性,似乎有着潜在联系。

  收藏苏轼《潇湘竹石图卷》

  邓拓最著名也最重要的收藏是苏轼《潇湘竹石图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宋 苏轼《潇湘竹石图》

  纵28厘米,横105.6厘米,绢本。

  图本身有湘中杨元祥之题,拖尾有叶湜、钱复等元明题跋凡二十六家。题跋文字3000余言,始于元惠宗元统甲戌年(1334年),止于明世宗嘉靖辛酉年(1561年)。

  曾任吴佩孚秘书长的白坚夫,在北京风雨楼古玩店买到苏东坡的两幅画:《潇湘竹石图》和《枯木怪石图》,前者是店主老板家传的,后者是从山东某藏家手中收购的。白坚夫早年留学日本,太太是日本人,抗战时期,他把《枯木怪石图》卖给了日本人,现藏在日本阿部房次郎爽籁馆 。(据说今秋要上拍,本文不证其真伪)

  1961年,由于生活困难,白坚夫决定把《潇湘竹石图》也卖掉。他专程到上海,没有把画卖出去,又来到北京,找到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国家文物局前身)文物处处长张珩,把《潇湘竹石图》拿给张珩看,希望他能给个价钱。张珩犹豫不决,但当时在场的某鉴赏家却认定是赝品。白坚夫一气之下,卷起画就走了。

  当时沈阳故宫的杨仁恺在京开会,杨和白坚夫是四川老乡,听说白坚夫卖画遇到周折,就推荐他去找邓拓,于是,经过朋友牵线搭桥(另一说是荣宝斋许麟庐介绍),白坚夫携《潇湘竹石图》来到邓家。邓拓展开画卷,“隽逸之气扑面而来,画面上一片土坡,两块怪石,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山,涉天涯际,恰似湘江与湘水相合,遥接洞庭,景色苍茫,令人心旷神怡。”画上书有“轼为辛老作”。整个看画的过程,屋子里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邓拓观看良久,之后才说道“自己一直喜欢古代书画,苏轼的作品留世极少,虽然不能断定这幅作品的真伪,但是我认为它非常的珍贵”,于是准备将之购藏。

  在谈到画作的价钱时,双方陷入僵持,白坚夫打算要价2万元,这对于邓拓来讲可是天文数字(当时,邓拓一月工资也就是二百多块钱,而齐白石的一张画也就是个五六块钱),许麟庐代替邓拓与白坚夫讨价还价,相互让步到1.2万时,正好杨仁恺前来,在他的协调下,将此画最后降到了5000元(另一说7000元)。可是5000元,邓拓也是拿不出来,他只凑够了2000元,剩下的3000元要从哪搞到?他这时想起了自己的收藏,于是和荣宝斋商定,先由他们代付。之后许麟庐到邓拓家中挑选其所藏的书画,选出24幅(另一说32幅)顶替垫款,至此这幅画的交易才完成。

  意外获得《潇湘竹石图卷》,邓拓欣喜若狂,甚至把自己的书房改成了叫“苏画庐”。 1962年,邓拓赋诗一首《怀苏东坡》,抒发对苏东坡的命运、对《潇湘竹石图卷》的感慨:“曾谒眉山苏氏祠,也曾阳羡诵题诗。常州京口寻余迹,儋耳郊原抚庙碑。海角天涯身世感,朝云春梦死生知。千秋何幸留遗墨,画卷潇湘竹石奇。 ”邓拓购画后继续研究,用放大镜观察画作的特点,还找了苏轼的印章和书法资料,为此他写成了《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的长文,连画一同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但是,树大招风,邓拓买画的事,得罪了一位权威,他指使荣宝斋一名不懂文物的支部书记检举邓拓搞文物投机,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还是一位了解情况的当时的大人物(《王力反思录》说是康生)派人查清此事,并由荣宝斋的王大山写成调查报告,送给刘少奇,这才平息了风波。

  1984年春,国家文物局进行了一次文物普查,中国的权威专家包括谢稚柳、启功(详情参考:[大家]启功:一代书画鉴定大师)、杨仁恺、刘九庵、徐邦达(详情参考:大收藏家365期:徐邦达,仙风道骨,纯净如水,却是书画鉴定的一代宗师)等,对《潇湘竹石图》进行鉴定,确认邓拓捐赠的这幅作品是苏轼的真迹。启功后来评说:邓拓爱好文物,不惜“买了一卷有明代人题跋的苏东坡墨竹卷。豪举也罢,痴举也罢,在对民族文化有深厚感情的人说起来,这个举动的艺术并不减于一卷苏东坡墨竹!”(《谈邓拓同志的书法》)

  欲看坦荡九州同

  邓拓的收藏是集历史性、文人性和专业性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性收藏。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他非常注重传承关系,其收藏作品上迄两宋,下至晚清,构成了较为完整的风格谱系和历史序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五代周文炬的《太真上马图》

  邓拓的收藏,可以总结如下几个特点:首先就是他喜欢福建籍画家的作品,只要看到福建籍画家的作品他就收。因为邓拓是福建人,有家乡的情结。他的收藏中福建画家有南宋的陈容,明代的吴彬,清代的上官周、黄慎等等,如果再增加两三个,就几乎把宋以来福建的大名家都收齐了。其次,他收藏的明代绘画比较多。因为他的收入有限。对于宋元画家的作品,他只要看到是好的就收下,他是不挑不捡,因为宋元绘画不常有,机会毕竟不多。再次,邓拓喜欢收藏文人的绘画作品。

  严格自律的邓拓也给自己拟定一个收藏原则,即:一、国家能够收藏的,他决不抢购收藏;二、真伪难以辨别,国家一时又不想收藏的书画,他因为怕流失海外而坚持购下;三、凡属他自己喜欢的古今书画,一律以画易画,或者用现钱购买,但决不用公款收藏。邓拓数十年来坚持自费收藏历代珍品的原则性甚强,那时他手里虽然有财权,可他坚决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动用公家一分钱。丁一岚见他把每月的工资大多用在购买古今书画上,气得抱怨说:“将来如果再有客人求见,你就把宋代的书法挂在胸前,再把明代的画儿披在身后。索性就不要穿衣服了!”邓拓则付之一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邓拓与妻子丁一岚

  在当时复杂的环境下,邓拓在搜集古代书画、保护古代文物方面,对民族和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对于这些价值连城的瑰宝,邓拓绝不吝惜,他认为自己这样做,正是他多年珍藏历代书画的初衷。邓拓视名利如粪土的精神,诚如他在一首诗中所言:“利名奔走笑纷纷,哪有英雄入彀中?只觉梯航万众苦,欲看坦荡九州同。”

  2012年1月16日,“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邓拓捐赠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后的第一次最大规模展出。海内外高度关注,一天的关注曾经达到3万人,排队排到三联书店里去。

  参考资料:

  孙炜《关于邓拓先生的收藏》

  窦应泰《邓拓的收藏与捐赠》

  张帆《才子邓拓》

  余辉《邓拓的绘画收藏》

  何频《邓拓藏画里的三条龙》

  金韵琴著述《茅盾晚年谈话录》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