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失传通草画有望复活 从贵州挖回通草苗(组图)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07/11/11 15:07: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就是千里寻觅的通草幼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通草画纸非常适合上色绘画   图/阙道华

  千里寻“草”记

  ■省文化厅成功从贵州挖回通草苗

  ■广州失传已久的通草画有望复活

  ■曾是广州近代最富特色的外销画

  “看,那就是通草!”村民一声招呼,让紧随其后的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广州市文化局副局长陈玉环、广州市博物馆馆长程存洁一行人屏息驻足:从一大早到现在,他们已经乘车两个多小时,步行一个半小时,转了两趟车,换了三位向导,为的就是这一刻!

  只见向阳的山坡上,零星长着几棵矮树,茎干较细,叶子形似蓖麻叶,极大,还有掌状分裂———这就是他们千呼万唤寻找的通草,学名通脱木.

这是哪里?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铁厂乡枇杷冲的山野间。

  广东来的这些文化官员为何成了“植物爱好者”?他们想为广州找回一种逝去的历史文化资源。

  通草是何方神圣?广州十八、十九世纪外贸最盛时曾有大量“外销画”畅销世界,其中最富特色的通草画,就是在以这种树的茎髓为原料制成的纤维纸上绘制而成。但现在,这种树木在广东已难觅踪影,加工通草纸的技术也在广州失传多时。

  由此,才有了这秋日里的千里寻“草”记。

  昨天,从贵州山野中找回的十三棵通脱木种苗,已经被安然运回广州,种植在广东省文化厅的一处苗圃内,复兴通草画的试验也随之开始。

  1 英国偶遇广州通草画 调阅记录牵出一段缘

  镜头回放,要从12年前说起。1995年,陈玉环到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在图书馆中发现了一批反映广州市井生态、自然风物的小画,是十八、十九世纪广州工艺师为西方人制作、出口到欧美各地的外销画。但这部分藏品与当时广州文化部门惯常了解的外销水彩画、油画大异,不清楚材质,大小最多不超过两三个巴掌,着色夺目、凹凸有致,质感效果几近刺绣!陈玉环立刻订制了一批幻灯片寄回国内,期望将来有机会进一步研究和展览之用。

  没想到这一段伏笔,竟然引出了一段意想不到的缘分。几年后,一位来自英国约克郡的博物学爱好者伊凡·威廉斯先生,为查看这批绘画也造访了牛津大学的图书馆,在登记册上看到了陈玉环曾经调阅藏品的记录,引为知音。他辗转致信给陈玉环,表示自己也对这种画情有独钟,有收藏,而且正在作一些初步研究。陈玉环接到来信大为欣喜,因为伊凡(后来相熟了,大家都这么称呼他)所说的欧美许多博物馆、图书馆都精心收藏的这种广州外销画,在广州各公藏机构里却连一幅原作品也没有!历史记载也难找到,原料、工艺更无从考证,文化部门甚至连这种画的材质何来都不甚明了。

  1999年12月,伊凡借到中国桂林旅游经广州转机的间隙,在有限的几小时里,和陈玉环及其同事们分享了在欧洲各博物馆搜罗这种绘画的心得感受,出示自己收藏的这种绘画的照片。大家看得忘乎所以,中午仅以快餐盒饭为远方来客洗尘。陈玉环说:“就是在这一次,我才知道这种绘画的用纸叫‘通草纸’,而这种通草画正代表了200年前广州工艺生产和贸易的辉煌历史,在照相术尚不发达的当时,承担起了向西方介绍广州、介绍中国风物的任务。”

  2 老外赠画引出辉煌史 通草难觅工艺已失传

  2000年秋天,伊凡从他的通草画收藏中挑选了60张,带到广州展览,并捐赠给了广州博物馆。至此,中国大陆首次拥有了外销通草画的收藏。与此同时,有关的查访和研究也在陆续展开。

  根据伊凡的研究,当时欧洲商人、军人、水手和游客都热衷于把通草画作为旅游手信带回国。因为通草画的题材虽与其他外销画基本相同,无外乎中国风物,但是水彩颜料一运用到质感丰富的通草纸上,经过光的折射,却能呈现出几近马赛克玻璃斑斓缤纷的效果,可以媲美漆器或刺绣!这种特别的通草纸是直接用通脱木茎髓中的海绵样组织剖削而成,通脱木当时遍生于广东、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所以供应充足,价格还低过一般的白纸。而广州不但是通草纸画的发源地,至19世纪60年代这个潮流衰落之前,广州更一直是其主要生产地!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76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