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柳熙云 痴藏社
2025年04月15日 21:30
新邮发行已步入第七个年头“减量”之路,却依然在市价打折的阴影下徘徊。
自2017年开始,原本寄托着集邮者希望的新邮,如今却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无论是小型张,还是大版票,价格似乎都在不断刷新低点,多个邮品的市场定价甚至未能超过面值。
随着2024年的到来,打折的现象依旧不减,甚至在发行量较大的上半年尤为明显。
集邮者们对此感到无比苦恼,继续缩减的消息能否真正改变这种困境?
减量政策的迷思
连续七年的减量策略,表面看似积极,却未能有效支撑邮品市价的回温。
反而,通过持续减少发行可预见的市场供应,增加了集邮者的焦虑感。
很多邮品的价格再一次出现下跌,从昔日的热门再次沦为冷门。
这种状况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因素在作祟?
新邮品种的多样化,诸如个性化邮票等新型邮资凭证的出现,无疑增加了集邮者的选择,却也在无形中稀释了市场的关注度和需求。
为了方便大家交流,我们特别成立了邮票俱乐部群。大家可以识别下方的二维码加入。
另外,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集邮知识】公众号,我们会在上面提供更聚焦的集邮信息。
邮市如同一个不稳定的生态圈,当新的因素侵入,老的规则便变得不再适用。
2025年的新邮发行策略之所以备受关注,正是因为集邮者们对未来的焦虑和对政策的期待交织在一起。
有人期待减量能带来价格的回升,也有人担心新的邮品种类愈发丰富,结果变得更加混乱。
众多集邮者希望,未来能够采取更为明晰的措施来规范新邮的预订及发行流程。
对此,降低旧预订制的影响,或许能够为新订户创造更公平的机会。
呼唤更具人性化的政策
新邮市场的决策者们,是时候听取群体的呼声了。
寄予厚望于减量,却未能抓住集邮者们心中的痛点,真的不算是一种长久之计。
取消长期以来损害新邮预订者利益的全额预订,采取更灵活的预订或窗口购买方式,可能是在复苏邮市的关键之一。
邮政窗口应当真正地满足邮友们在销售期间的需求,而不是在额度超过后抛弃掉多余的邮票,造成资源的浪费。
此外,未来寄给青少年的邮票愿景更是关键。
如果邮票在发行后能够被合理利用,给予新一代集邮者更多的机会,或许能重新激活集邮的兴趣。
这样一来,新邮市场就有可能形成更加良性的生态,为消逝的信仰和投资价值重新注入动力。
桥接未来的希望
展望2025年,大家在努力的同时是否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度?对于是否能实现更大的减量,现阶段的前景依旧难以预测。
政策是否真的能够为集邮者们带来期待中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到未来邮市的走向。
从小型张暴涨到新预订户流失,市场的波动在不断转变,究竟这些变化能否引导市场在正确的轨道上稳步推进?
难道我们仅能寄希望于数字的减少,却不反思根本的策略变革?
集邮者们之所以热爱这项活动,除了对邮票本身的收集与珍视,还有对背后故事的探寻与文化传承的执着。
齐心协力,传达对于新邮研究、发行政策的有益建议,可能才是走出困局的有效路径。
那么,我们,不论是新手还是老手,是否能共同努力,让收藏的旅途重归光彩?
另外,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右下角点赞和点在看支持我哦!
社群:各类收藏群 | 各省收藏群 | 热门收藏群 | 专业钱币群 | 专业集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