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笔者因为繁忙,无缘亲临邮展的现场,目前只能对邮展的盛况做一些“遐想”,不觉想到,在国家级的世界邮展上,参展的邮票也要区分“集邮邮票”和“通信邮票”吗?传世珍邮孤品“红印花小字当壹元旧票”、世界孤品珍邮“绿衣红娘直双连”等世界珍邮,它们在发行的年代是属于“集邮邮票”还是“通信邮票”?我不得而知。只能借机考证一下“集邮邮票”和“通信邮票”的来历。
长期以来,我国集邮词典中只有普通邮票、纪特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等专有名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后期,突然冒出来一个“集邮邮票”,同时派生出配套的“通信邮票”(发信邮票、寄信邮票)。
“集邮邮票”特指集邮者手中持有的仍然可以使用的纪特邮票,“通信邮票”特指邮政局卖出的普通邮票。这两种邮票的称呼,并不是集邮者自己叫出来的,而是邮政局的营业窗口叫出来的。因为邮政局的营业窗口明确规定,非本局售出的“发信邮票”不能在本局使用,至于只能由于集邮的“集邮邮票”,更不能用于寄信、寄包裹、寄特快。由此形成了一个个条块分割的用邮独立王国和地区封锁。
根据考证,最早出现“集邮邮票”的权威文件,当属1989年《邮电部关于调整集邮邮票调拨收费率的通知》。通知说,为了加强集邮业务的经营管理,决定自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即从马王堆汉墓帛画票结算时开始)调整集邮邮票调拨收费率,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二、各省、自治区邮票公司向省内邮票公司或通信企业调拨、供应集邮票品的收费率,由各管理局自定。直辖市邮票公司直接零售集邮票品,对下属公司或通信企业调拨供应的集邮票品,原则上不要按邮票面值收取调拨、供应的费用,公司的流通费用由零售收入补偿。
从那以后,“集邮邮票”一词广泛地出现在各种书刊、报纸,以及邮政部门的“用邮指南”中,比如:一份《用邮指南--保价信函和保价印刷品 》中写到:保价信函内准寄各种有价证券和寄件人认为重要的文件、储蓄存单、存折、支票、证据、提货单和特准寄递的外币、贵重集邮品或集邮邮票、个人交寄的国库券或国库券收据等。“集邮邮票”一词还写进入了《海关法》,如:个人携带、邮寄集邮邮票进出境,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并接受海关查验,不得以出售为目的,进行投机牟利活动。海关接受了“集邮邮票”的概念,“集邮邮票”的触角延伸到了国门。邮政部门尤其是专管集邮品的各地邮资票品局,更是将集邮邮票当作他们的专有词汇,在日常业务中频繁使用。——
为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用邮权利,集邮者、用邮者或投诉媒体曝光,或找邮政局上层领导说理,或起诉到法院,使一件延续了上百年的使用邮票寄信小事或常识,搞得复杂而且令人头痛,由此还争发了许多纠纷,引起了一些难解的官司。特定的名词必有特定的含义,追根溯源,是“集邮邮票”的创始者,在指导思想上就是要把纪特邮票从通信邮票中人为地分离出来,让每年数以百亿计的资金沉淀到民间,以保证邮政部门自身的利益、减少邮政部门自身的经济压力。但结果如何呢?——集邮者、用邮者不满!邮票出现严重打折!“国家名片”的形象受损!邮政局的脸面无光!
可以说,经过二十年的累积,“集邮邮票”已成为国家邮政部门难治的痼疾。仅以邮票打折的角度看,从2004年开始,国家邮政局累计销毁了面值数以几十亿元的打折邮票,邮票市场上的打折状况仍然不止。打折邮票甚至包括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小型张和***为第二十二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题词小型张。我想,“集邮邮票”一词的创始人当初肯定未曾想到,一个新名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患。但愿:洛阳中国2009世界邮展不区分“集邮邮票”和“通信邮票”;但愿:邮政部门的营业窗口不再区分“集邮邮票”和“通信邮票”而限制“集邮邮票”的使用;但愿:集邮者、用邮者不再因为“集邮邮票”而烦恼!也祝愿洛阳中国2009世界邮展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