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评邮政的“有限发行”政策
《唐诗三百首》的发行,依然采用了有限发行政策。发行当日,一些大城市的邮政窗口,只象征性的卖了几套票,就宣布售罄,也不告知在发行期内何时再售。与这种发行相呼应的是,当天《唐诗三百首》市场价格高出发行价一倍。看来有限发行是炒新之源。
从邮政营销的角度讲,有限发行的策略似乎是无可非议的。精品邮票的缺售状况,有助于邮政把各种相关的两级开发邮品推销出去。与不平价的市价邮票相比,一些超溢价的两级邮品价格会显得平和一些。君不见,光总部的两级开发品就不下十种,何况地方的开发品。他们都指望高溢价的市价邮票来帮助推销自己的相关两级邮品,那可是一条牛剥两张皮,翻倍加翻倍的利润。此外,销售的紧缺,有助于年票的预定,现在的集邮爱好者可以用预定来避免排队购邮和害怕买不到之苦了。这大概就是邮政长期不在窗口卖纪念邮票和有限销售的主要原因吧?
但邮总的这种满足一时私利的眼光是短视的,是不利于市场的健康风气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的。
首先,影响健康资金进场。一方面,市场吸引了一批短线炒作资金,专门利用关系和邮政有限发行的空子来炒作新发行的新邮。它争夺市场资金和人气,满足于短线炒作,并且为此蓄意把一个邮票实体收藏品市场,曲解为虚拟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因为没有敞开销售,使长线资金不敢进邮市,因为买不到大量平价的筹码,失去了以后利润的空间。本来自然升值的市场赢利空间,变为靠关系的短期炒作赢利,这是与收藏品市场的本性不相符的。
再者,不利于提高邮品的制作质量。有限销售,烂品不愁销,谁管质量呢?只有敞开销售,接受邮人和投资者的监督,鉴定,才能表明邮票的发行质量,以利精益求精,否则,关起门来搞精品,不通过市场的销售来鉴定是长不了的。
9月初刚刚结束的全国合肥集邮工作会议,从报道看,用大量的篇幅讲发行问题。我们知道,邮政集团的邮票新发行部门已经成立,新领导也已上任,但发行政策还没见根本改变。我们期待着,看看到十月一号会如何。邮市的萎缩,最终害的是邮政集邮公司。
20090914上海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