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揭秘千年沉船价值连城的宝藏传奇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10/3/8 23:29:00

2003年2月,印尼爪哇井里汶岛的海域,向北约100海里之处,一支德国的海底勘测船队,发现了一条估计是公元8世纪的沉船。沉船深埋海底,离水面有60米之深,这使得打捞工作困难重重,结果经历了几年与海浪搏斗的艰辛。勘测船队雇佣了大批当地潜水员,慢慢寻索,吊起沉船中的大量中国瓷器金银铜器和大量越窑青瓷。
  越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瓷窑。冰清玉洁的青瓷赢得了“类玉”“似冰”的美誉,是中国青瓷烧造史上的一个高峰。五代、唐时越窑青瓷不但享誉国内,而且作为一种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信物远涉重洋,成为“陶瓷之路”的一个重要品类。
  我们在这沉船的周围,起获超过10万件的越窑青瓷器物,其中有9万多件碗碟,200多件执壶及7万多件形状多端的器皿,如水盂、盏托、套盒等。这是有史以来在水中被发现的数量最多的越窑青瓷。除此以外,还令人诧异地找到2000多件晶莹剔透的白瓷碗具、花瓶及执壶等。我们肯定这些船上的中国瓷器是要运送到中东去,因为船上也发现了共2000多件完整或残缺的玻璃小瓶或罐子,多是伊斯兰风味的香水瓶,样式典型,都在器底带有3或4只足形物,以作支撑。其他还有大量的锡锭以及宝石、珍珠等。其中也包括少量金银器的装饰物及匕首,都属于伊斯兰教的格调,一再说明这船货的出处与来源。最饶有趣味的是,我们还发现不少铜镜以及25万件铜或铅铸造的中国带年款钱币,给我们为这沉船的断代提供了非常可靠和珍贵的证物与资料。
  出水越窑青瓷的断代
  我们在这大量的越窑青瓷器物里,发现了一个周身凸雕莲瓣的大碗,底足上刻了“戊辰徐记造”的字样,非常兴奋。这戊辰年就是公元968年,正是五代末期在吴越国钱氏皇朝924年至983年掌权时,烧造来讨好唐末及宋初皇室,以求吴越国能继续生存。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是唐末藩镇割据继续发展的分裂时期。五代是指北方中原地区相继出现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所谓十国是指南方的吴、吴越、南唐、闽、荆南、楚、南汉、前蜀、后蜀和北方的北汉,历史上称五代十国,简称五代。
  五代十国虽然只有53年,吴越国却生存了60年直到983年。这是因为钱在位(公元948-978年)时,倾其国事以事贡献;定做了大批轻巧精细、装饰华贵的秘色瓷器,贡瓷量动辄上万,讨好北宋宗室,就为了保全一隅江山,直到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被迫纳土归宋之后,越窑制瓷业便从巅峰一路下滑,而吴越国也就残延苟存以迄于公元983年。其实,这批沉船的越窑器,经过浙江几位越窑专家的审查,都认可其中大量都是秘色瓷。
  其他佐证
  铅钱:沉船里发现大批铅钱,上铸“乾亨通宝”,正是公元911年就位的南汉刘垄于公元917年的年号。这再度证明这货运船该是有经过五代时南汉称王的广州了。
  铜镜:船上也找到一个八卦铭文的铜镜,根据湖南考古所周世荣教授的考究,乃是五代时在处于南方地区的长沙楚国时代(公元907年至951年)所铸造的。这铜镜与湖南常德韩公渡立新村出土的一个五代楚国铜镜雷同,半球行纽,八卦纹纽座,主区饰星斗图形和“保命长生”等铭文一圈。
  “天下太平”白瓷碗:一个亮丽光洁的白瓷碗内壁,刻上“天下太平”四字,也许正是“太平兴国”元年,宋太宗赵光义登基那年,寓意顺天承运,天下太平。这个款式与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太平戊寅”款的越窑青瓷执壶,有异曲同工之妙。太平戊寅正是公元978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井里汶沉船的越窑青瓷款
  这次井里汶沉船竟一举捞上了十多万件的越窑青瓷,的确是惊天动地,更何况这都是越窑烧造青瓷正处于颠覆的吴越国末期的产品。
  这些越窑青瓷,不管是盘、碗或执壶,都刻上单字款如上、大、天、止、乙等,很好地点明了这些青瓷都是在慈溪地越窑宝地上林湖烧造的,而在当时正是大量烧造秘色瓷的地方。有一个碗底足更有以五个“止”字作环状排列的款,令人啧啧称奇。另一个碗底足上“木”字款,更是越窑窑址发掘出来的瓷器未曾见过的。还有一个器壁浮雕莲瓣纹的碗,刻上一个像“冯”字的款,该是窑工的姓氏吧。
  井里汶沉船的越窑青瓷纹饰
  沉船的越窑青瓷,其中执壶碗碟的纹饰变化,与越窑本地出土的基本上一致。
  碗盘:在数量巨大高达9万多件的碗盘中,有素面无花的,有细线阴刻双鹦鹉纹、双蝉纹、双雁纹及荷花、人物纹的。有一个大盘,更是布满莲叶的纹脉,正中站着一只乌龟,正是晋代文献“抱朴子”所说“千年神龟,巢于莲叶之上”,以及汉代史记所说“龟千岁,游于莲叶之上焉”,该是祝长寿之含义。
  盖盒、水盂等:在其他7万多件的盖盒、水盂、套盒、盘口瓶、盏托及四系罐等多样器物中,纹饰变化多端,细线刻划的鸟纹、花草纹为数不少。一个巨型盖盒,盒面细线刻划双雁,但约40公分的径长,使其鹤立鸡群,成为越窑青瓷中少见的庞然大物。
  盖盒中以浮雕莲叶、莲瓣纹的占了不少,而且刻工玲珑,曲凸有致,有一个八角杯的双耳更以兽头贴塑而成。
  执壶:执壶的纹饰也多以细线描刻鹦鹉、花草。精彩的还是其浮雕作品,如鹦鹉双飞、缠枝牡丹,立体感特别强,使人爱不释手。
  镂刻精雕的熏炉:沉船里有不少熏炉,以镂空刻成莲花形的雕工令人赞羡。这样的熏炉,在陕西扶风的法门寺也有陈列。
  动物塑件:有好多鸟形的塑件也出了水,那形状与慈溪市博物馆藏的鸟玩器很相像。其他如龟形、鸟形的塑件也混杂其中,由于还没经过去盐清洗,还看不出是否为越窑器。
  几件罕见的越窑器
  鹿形盖盒:在打捞工作完毕的最后一天,我们意外地捞起一个很精致的鹿形盖盒,真是如获至宝,这件器物虽小,约十来公分长,五六公分高,但做工细巧,盒子形状如一只鹿坐卧地上,弯首修舔毫毛,一只鹿角还完好,这是盖的部分,而盒身则是鹿的下半身,鹿腿交叉相叠,明晰可辨。这样的鹿形盖盒,在越窑器里首见。
  摩羯塑件:有一只巨型的摩羯鱼塑件,形象生动,尾巴后翘,鱼头仰天,张开大嘴,长20来公分,高约15公分,看似作油灯之用,身上鳞片、鳍纹凹凸嶙峋,鱼头结构从眼到腮,都交代清楚,决不含糊。由于未经淘洗,还无法确认其为越窑器。
  提梁皮袋壶:有一件提梁皮袋壶,造型优雅,提梁形成蟠螭环转柄,壶身扁圆,短流并配以一短,器身贴上一圈弦纹。这件壶在浙江南通博物馆也有一件,但年代被定位唐代。从短流的形状来看,以及从这沉船的年份作准,这件壶该是五代烧造的。
  四曲花瓣形套盒:在陕西法门寺的秘色瓷有一套方形倭角的套盒,是越窑秘色瓷的经典之作,这次我们一口气整理出六七个四曲花瓣形套盒,虽然还未经淘洗,却已王气昭显。器身镂空成花形,应当是作为透气之用。我们把套盒相叠,可达五六个之多。
  凤首壶盖:一个凤首壶盖,造型漂亮,翎毛修长,神采飞扬,底部还附上一个带孔的蒂形突,可系绑在壶身上,便于倒茶、酒。
  八角大执壶:有一个八角形大执壶,盖子完整,器身无损,长流弯柄。令人侧目的是在壶身的八个折面上,精巧地刻上神仙人物,云气袅绕,热热闹闹,很是壮观。这身高达二三十公分的执壶,在越窑器中也不多见吧。
  叹为观止的黑石号沉船文物传奇
  惊世发现:“黑石号”成功落岸
  随着我国水下考古步伐的加快,福建平潭“碗礁一号”、西沙华光礁等沉船遗迹不断面世,2007年12月22日,沉入广东阳江海域800多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打捞出水使各界对海底古船和出水文物产生了极度的好奇。1998年德国海底寻宝者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曾发现过一艘满载货物的阿拉伯古沉船“黑石号”,发现唐代瓷器多达67000多件,并以大量长沙窑瓷器、金银器、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而引起轰动。
  这艘被打捞公司命名为“黑石号”的沉船文物在打捞后长期处于保密状态,在未确定打捞文物最终归属时不允许全面发表资料,在文物整理研究阶段,我省考古研究所禚振西研究员等中国知名学者曾获邀前往新加坡观摩沉船文物并拍摄了大量图片,使国内学术界对这批宝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对黑石号的打捞始于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基本完成,从2000年开始对打捞文物进行整理。出土长沙窑瓷碗中带有唐代宝历二年年号,结合其他器物考证,沉船的年代被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
  2002年在上海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国内文物界获悉了黑石号的简况,立即引起高度关注,南京博物院的张浦生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感叹:“黑石号宝藏内涵之丰富,数量之庞大,保存之完整,十分罕见。”从2002年开始,国内的扬州、上海博物馆、湖南博物馆等文博单位提出了购买意向,新加坡、卡塔尔、日本也有此意。但黑石号打捞文物开价40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3亿元,并提出“宝藏必须整体购买”,另外根据合约,探海公司拍卖宝藏所得必须与印尼政府分摊,分配方案未处理好使宝藏未被推出拍卖。
  新加坡“圣淘沙”机构先购买了打捞文物的数年展览权,随后筹资3000余万美金购得这批贵重文物,文物于2005年分批完整落户狮城。虽然这批文物未能被中国国内购藏,但落户于华人文化圈的新加坡仍属幸事。
  黑石号船体保存基本完整,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阿拉伯沉船,船上载满中国陶瓷,沉没于印尼水域,证明了在唐朝时中国和印度洋西边的中东诸国,特别是波斯、阿拉伯,已存在直接的海运贸易,黑石号以自己的不幸沉没,为“海上丝绸之路”保留了珍贵的实物,堪称唐代海上丝路最直接的证据。
  “黑石号”宝藏之丰富举世罕见
  黑石号打捞陶瓷制品多达67000多件,98%是中国陶瓷。较奇特的文物包括10件金器,金器之精美可与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金银器媲美,其中的八棱胡人金杯高10厘米,比何家村出土的两件八棱胡人金杯(5.3厘米、6.1厘米)尺寸还略大些,24件银器、18枚银铤和30件铜镜,银铤单件可重达2公斤,铜镜中有罕见的专贡皇室的江心镜,带有四神八卦纹饰和铭文。其他零星文物可能为船上乘员的个人物品,其中包括2件玻璃瓶、一件漆盘(残)、象牙制游戏器具(似为游艺用的双陆)和砚、墨等。
  长沙窑瓷约占56500件,器形以碗为主,其次为执壶,其他器形包括杯、盘、盂、盒、罐、熏炉、油灯和少量生肖瓷塑,有件瓷碗带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铭文,碗心图案接近阿拉伯“安拉”,宝历二年为唐敬宗年号(826年);有的碗中写有“茶盏子”,明确标清了瓷碗的茶具用途,有的瓷碗写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名樊家记”,说明产品来自长沙窑,带有广告语言性质,大量的花叶、莲蓬、飞鸟、摩羯鱼纹,这些新发现的长沙窑产品大大丰富了长沙窑的内涵和艺术装饰,也为确立长沙窑的外销瓷器窑场地位提供了证据,带有阿拉伯风格的图案和阿拉伯文字装饰,说明了唐代长沙窑为了适宜西亚市场相应调整了自己的产品艺术特色。打捞瓷器还包括200件浙江出产的越窑青瓷(包括镂空香薰等罕见造型),350件北方白瓷(其中三分之一被考证为河北邢窑白瓷产品,其余多为河南巩县窑白瓷)、200件北方白釉绿彩陶瓷和700余件广东地方窑口烧造的粗糙青瓷。
  黑石号上的谜团很多,打捞出水的白釉绿彩瓷器与河南巩县及河北烧造的同类产品风格近似,但黑石号打捞出高达1米的西亚风格长柄高足壶,造型奇特,在国内同样造型的产品从未发现过,同船打捞一件白釉绿彩的龙头型器与之尺寸匹配,似为壶盖。另外这批白釉绿彩瓷中有两件碗盘在底足中央分别刻有“盈”字和“进奉”字样,可能来自唐代皇家的大盈库,显示商船很可能搭载外交使节或兼有外交使命。
  “黑石号”成功出水意义深远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在河南巩义市(原名巩县)黄冶窑址进行了新的发掘工作,出土产品中有白釉绿彩瓷和唐青花执壶残片,通过考古发掘解决了唐青花的产地问题,今后将黑石号产品与河南黄冶窑及河北邢窑产品作比较研究,有助于解决黑石号部分陶瓷产地不明的疑问。据悉湖南方面已有意在2008年引入黑石号沉船文物至国内展览,这批沉船遗宝的面纱有望早日向国内公众揭开。

城里穷人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